【篇一:看见】
能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在家乡大树的荫蔽下躲避烈日的炙烤,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惬意的事。
指尖流水般划动,踩着鼓点般清脆的蝉鸣,翻看着暑期出门游玩的照片,一张奇特的南瓜造型图映入眼帘,记忆泉水般不断涌现。
在华丽的吊灯下,一道美味的菜肴似乎如一块价值连城的黄金,吸引着着所有人的注意。确实不错,一个去了瓤的南瓜在厨师的精心雕琢下竟生出一个篮子的模样。篮子的边缘是锯齿般整齐的形状,使南瓜的外形显得十分耀眼。那南瓜皮像是抹了一层浓重的蜂蜜,或者说像是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吧。在灯光的映衬下愈发亮眼,浑黄的色泽又显的那么凝重,又那么富有生机。那篮子里盛着汤,琥珀一般,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
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忙着拍照,我期待着这精致的南瓜器皿内的汤会给我带来期望的清甜。
闪光灯聚集在南瓜上,我耐不住馋和好奇,恶人版拿起汤匙盛汤时,他们才停止了拍照。我欣喜地望着那一碗汤料颗粒浮动的水,小小的抿了一口。一阵反胃,难受的咸在口中蔓延开来,掺杂着些许南瓜的甜,混合成一种说不出的怪味。我吐了吐舌头,大口大口的灌起水来。
像受到嘲弄似的,兴致一落千丈。再看那南瓜,便越看越不顺眼,觉得像个俗不可耐的大骗子。
结末的教训是:真相不是想象,不要轻易相信看到的,听到的。实践才会出真知。
痛苦地摇摇头,我从回忆中抽身出来,一时兴起,想去看看田间的南瓜。
我跃过一道道田坎,在一片翠绿之中发现了隐藏的一抹黄色。我扒开青翠欲滴的叶子。一个完整的南瓜出现我眼前:优美自然的弧线勾勒出南瓜的轮廓,淳朴的黄色沾染了些许泥土,显得厚实、宁静、平和。似乎在空气中除了清新的泥土芬芳外,还隐约散发着南瓜的清甜。
我轻轻闭上双眸,嗅着这一股还原本真的味道。这味道确实难得,返璞归真,真实自然。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看见,看见了南瓜褪去华丽外衣后真实的模样。我轻轻拭去南瓜上的泥土,阳光毫不吝啬的照耀着它。我看见了,那是质朴的光芒。
【篇二:看见】
“三、二、一,下课了!”随着一位同学嘴里数着倒计时,悠扬的铃声响起来,上午的课程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该回家补偿咕咕直叫的肚子了!
本应开心的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点烦燥。
我身为路队长,带着队走下了教学楼,在操场上整队。这时三班也刚好放学,他们的路队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人龙,如出征的士兵整装待发。我朝自己身后望去,只有三、四个人跟着我,也不排队,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就像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溃兵。好不容易让他们归队站好,后面的人又涌了上来了,追逐打闹的,谈天说地的,乱作一团。把这个拉到队里,那个又跑了出去;把这个带回来,那个又溜到了外边。按下葫芦浮起瓢,跑前跑后,往返了好几次,可路队就是不像个路队——简直就是一群散兵游勇。
这还像学生吗?我强压制住心中窜起的火苗,尽着一个路队长的本分,努力地想把队伍维持得像样一点。
这时的路队,就像一盆沸腾的水,总是无法平静,不时冒出气泡,搅得队伍不得安宁。终于,闹够了,同学们站成了一个竖排,谢天谢地。可顺序是否正确,就说不准了。我发现有人站错了,如果又要让他回到原位,往往一调动就是一大堆,我只好装作没看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难,可就是有人不愿意。
队伍总算开始走了。可一走,先前的努力又付之东流。出校门时,不是三五成群,就是四五一堆。他们就像久别重逢一样,兴奋得难以自持,引起路人的侧目,也毫无顾忌。反观别人的队伍,从下楼到出校门总是一条直线,既简单又迅速。
我深感痛心和无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常识。连一个队都站不好,还谈做什么其它更难的事情呢?我们班上成绩始终不是特别拔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不守规矩,把常识当做个屁。你看,每天早上,同学们早早地就涌到学校。干什么呢?忙着抄作业。自己不思考,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就是在上课时,有的同学都在做作业,根本没听课。上着这科,却做着另外一科的作业。到了上那科了,又忙着做这科的作业。大家都知道课堂认真听讲是最重要的,作业只是巩固课堂上学的知识,而一些同学却本末倒置,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
宇宙有宇宙的运行的规律,日升日落,四季更替。学习,同样有学习的规律。违背规律,迟早是会受到惩罚的。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下滑,恐怕与不守规矩,不无关系。
站队不守规矩,课堂上不守规矩,现在看来似乎是小事,但久而久之,会让我们对规矩产生藐视,进而对法律产生藐视,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都不能严于律己,还谈什么建设祖国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呢?如果社会上人人都不讲规矩,我行我素,那我们与原始人有什么区别?
看着一只只放学的队伍“快、齐、静”,一条线地延伸到校门口,作为路队长,我真想大喝一声:同学,向前看齐,向别的路队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