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王献之练字作文800字
墨满十八缸
陶梓航
天色渐暗,明月已经露出它那洁白的一角。窗外寒风凛冽,鹅毛大雪犹如源源不断的长江大河一般从天空中直泻而下。
王献之缓缓抬起头,睡眼惺忪,他猛地掐了自己的大腿一下,可能用力过度,它发出一声低低的痛叫。它的两耳已经冻得通红,简单的房屋中并没有火炉的存在,再低头看看自己那双已经冻的几乎没有知觉,但依旧笔耕不辍的手。他终于停下了笔,在手心哈了两口气,咬紧牙关,他对自己反复说着“十八缸”“写满十八缸”……再抬起头来,两眼中已满是坚定之色。
他是见过父亲的字迹的,父亲的字,犹如苍劲松柏充满力量,又是如庭前飞燕小巧的美。但看似两种毫不相关的字体,连起来却又行云流水,毫无违和感,拿给他人看收到的是毫不吝啬的赞美。父亲也许想让自己成为他那样的大书法家吧。王献之想到那是一个上午,王献之正在家里刻苦练字,他用右手写字,左手研磨,因为研磨的次数太多,整个左手都黑了。王羲之走到王献之身边把手伸过去,用力一拨,可那笔却稳如磐石,悄然不动。王献之吓了一跳,转过头去看见父亲和蔼的笑容,王羲之对儿子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勤能补拙,要持之以恒去努力,你做得很好坚持下去。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赞美,心中大为欢喜,写完一幅字后,转头看看父亲挂在墙上的字帖,自信的大叫道,我马上就要追上父亲了,于是他连蹦带跳的跃下楼去,砰的一声推开门把字展示给父亲看,王羲之并没有责怪儿子的鲁莽,只是默默的端详着字帖,时而眉头微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在字帖上指指点点,最后它只是在纸上用笔把少了一点的“太”字上补了一个点。王献之带着满腹疑惑去找母亲,母亲却告诉他除了“太”子上的点点的极妙外,便毫无可取之处,王献之只好默默的推开了父亲的门,小心翼翼的问如何才能把字练好。王羲之把王献之带入一个有十八大缸的仓库中央,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什么时候你使用的墨能填满这十八口大缸的时候,你便学成了。
从此之后,王献之无论鹅毛大雪还是大雨瓢泼,都一直用墨水去勾勒他梦想的蓝图。
篇二:王献之练字作文800字
十八缸水
曹佳钰
屋外,细雨迷蒙,房檐上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在青砖地上“嗒嗒”作响。
“哎,献之,你看看你,练了十年字,水平还没有你爹一半高!你这字若是粗略一看还算可以,可禁不住细细品味,仔细看没有一个字有真功夫的!也就是‘太’字这一点,算是学着你爹的本事了,剩下的根本没法看!你啊,肯定是前两天写字的时候,你爹在背后拔你手中的笔没拔掉,说你练字认真,夸得你得意忘形了吧……”
王献之站在母亲身旁,低着头,训斥声充斥在耳边,他却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唯有失望、内疚、震惊、愤怒缠绕交错,在他心中翻腾着。为什么苦练这么久却还是无法达到母亲的要求?为什么父亲在“大”字上随便一点,就胜过自己写了一个时辰的字?或许,自己真的远不及父亲,不应该那样自大吧……他转过身,慢慢走出房门。他独自在雨里徘徊,好像这雨丝能够隔绝母亲那失望的目光。不知过了多久,耳边突然传来一声亲切的呼唤。抬起头,父亲正微笑着站在面前,“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为父写字的秘诀吗?今天我就说给你听。”说着,领着他进了后院。
大家不知道那天父子两人到底进行了什么样的谈话,他们知道的是,从那天起,献之的眼里仿佛有了一道光。他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中潜心练字,写过的纸摞得比人还高,墨锭用完了一块又一块,毛笔写秃了一根又一根。清晨,仆人们还未起床,他已坐在桌前;晚上,院里一片漆黑,唯有他房里依然灯火通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献之的字渐渐变得笔锋雄健,潇洒飘逸,颇有一番神韵,似是领略了行书的精髓所在。母亲看了他的字,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孩子,写字越来越像他爹了。”他终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这天,献之来到湖边散心,路上的行人纷纷向他投来仰慕和敬佩的目光。他望着那一汪碧绿清冽的湖水,好像几年前那十八缸泛着涟漪的水就在他的面前……
几年前的那个雨夜,父亲带着他来到后院,十八个大缸赫然摆在中间。献之走近一看,缸里都装满了水。父亲指着大缸说:“等到你把这十八缸水全部用完时,字就练成了。”“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用完啊……”父亲转过身,嘴角挂着笑:“怎么,这就怕了?我当年费的功夫可比这多多了。要想成功,哪有容易的呀,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第二天清晨,雨不知何时停了,献之打开后院门走出来,虽是彻夜未眠,他的眼神却清亮如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