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明月几时有作文600字
陈玮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从一个房间传来。
只见一个女孩端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书,又托着腮,思绪不知飞到何处。那个女孩是我。“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的目光重新定格在这句词上。古代人是怎么样赏月的?我发自内心的问自己。片刻间,一句句有关“月”的诗句回响在我耳畔:“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紧接着,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高峻的峨眉山上,那半轮秋月散发着皎洁的光辉,李白惆怅的心跟随明月,目送好友王昌龄左迁;一轮满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却有人思念起那遥远的故乡……
在古代,诗就是这样形成的,是诗人亲自去体会,有感而发来的,通过这些望月的古诗,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心也变得如月光般澄明,吟着吟着,一股欲说还休的思念之情蔓延开来。在现代,却完全不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和人的交流变得便捷,已经没有多少人有心去赏月了,更别提以月寄情了。就算在中秋佳节,顶多也是拍一张月景,去看那些不富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图片,或是翻翻朋友圈,点开某个好友发的圆月图,评论几句。也许在人们心中,月亮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估计,只有小孩子才会去赏月,看看月亮上有没有嫦娥带着玉兔散步,有没有那冰雕玉砌的月宫。
不知何时,人们已经慢慢遗忘了中国的古老文化,失去了对月的信仰。我突然明白了那句词的意思,走到阳台,看了看要圆了的月亮,又叹了口气:“明月几时有啊……”
篇二:明月几时有作文600字
张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们歌咏月亮的诗句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与现代人的赏月吧!
穿越漫漫岁月,我们一起来到一座古城,正是中秋佳节,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绝于缕。“啪!啪啪啪!”这时,只见一阵阵烟花在城中升起,在黑暗的夜空中格外耀眼,渐渐的,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在夜空中发着朦胧的光芒,孔明灯冉冉上升,更为皎洁的月空烘托了一份美好的意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见一位身穿白衫的人在楼台上吟诵,他对着那皎洁的明月,一手握着酒杯,一手捋着自己那长长的胡须,吟罢还大笑三声,将美酒一饮而尽,原来是大诗人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他应该感慨万千。这时,画面一转,只见一叶扁舟在茫茫的大海上缓缓地行驶着,船头上静静立着一位身穿青色长衫的人,他望着海边那徐徐上升的月亮,忽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原来是张九龄在对月吟诗……古人中秋赏月都是仰望天空的明月,好好品味一番,那现代人呢?
现代人也“赏月”,但与古人不同的是,现代人是“低头”赏月,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低头族”,一有空闲便刷手机,寻找存在感。人们也只对虚拟的云社交感兴趣,早已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兴趣,也失去了人本有的情怀,漠视了人情的温暖,哪怕是中秋节也只是配一张图片,打几局话语,草草了事。
正是皓月当空时,请放下手机,抬头看看那美好的月亮,拾起望月的初心,找回久违的感动。
篇三:明月几时有作文600字
陈姝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吟月的古诗词,上至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岁的小孩,无不熟背成诵。可谁又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思乡愁呢?
中秋节,早上出门匆匆地去超市买月饼,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品尝上好的月饼,对其美味自然是赞不绝口,而似乎忘记了吃月饼的初衷——赏月。吃月饼的时候或许会想到窗外那一轮皎月,但匆匆一瞥后,更多的还是抱着吃美食的心态或者只是为了应时应景罢了。
而古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电话,每个人都只能借头顶的明月来抒发思乡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那是一种愁上心头的滋味,我们体会不到。因为现在无论是相隔一个国家,还是在天涯海角,你只需要一部手机,便能听到家人熟悉的声音,如果你还想看到家人那亲切的面孔,“视频通话”你值得拥有,如果你想回家团圆,只要你有足够的钱,火车、高铁、飞机……任你选。所以现在的人们根本没有什么乡愁,自然不用借月亮抒发情感。
哪怕有闲情逸致赏月,现在人赏月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举起手机、聚焦、拍照、发朋友圈,感叹那明月的优美,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过几分钟而已。这很现代——符合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然而,从举头低头之间,我们却能体会到高科技导致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的华夏古国千年来的文明和素养正在消失。或许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可能会成为“名义上的中国人”。
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赏月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它很浪漫,也很诗意,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优美的中国人。吟诵着“明月几时有”,我打开房门,顿时清风拂面而来,那洁白如玉的月亮,照耀着我的眼,也照耀着我心中爱月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