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

2021-11-04 19:18:51
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精选5篇)

篇一: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

向俊竹

城市的夜晚灯火迷人,点出一片五彩斑斓的黑。它不像乡村的夜晚,只有迷迷蒙蒙的月光,照出一川泼墨似的庄稼。

儿时,是喜欢鲜艳的,耀眼的事物。那时候,总觉得乡村很脏,每次提起回老家就极不情愿。后来再大一点,读到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关于乡村的趣事,对它的好奇占了大多数。我开始接近它,触碰它,了解它。对城市的喜爱也慢慢的被封存,最终这份情感被一篇篇歌颂乡村的宁静,批评城市的浮华的文章埋进了心里为它准备好的坟墓。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在每一个节假日找各种理由借口回到老家,去呼吸我自己认为的新鲜空气。也许是因为年纪小,也许是因为那些文章的影响,在那个时候的我的眼里,乡村里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好像比城市里的人更加高洁,更值得人称赞。

但我却在与妹妹的聊天里清晰地认识到:我错了。起因只是我妹妹的一个问题:“姐姐,你更喜欢城市还是乡村啊?”“城市啊。”我答道。“为什么?我觉得城市比乡村好玩多了。”

“没有啊。在乡村里多自由,可以爬树,捉知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不用太在意成绩。最关键的是,这里的人都是真实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我在后面又加了一句:“他们不会撒谎。”

“可是姐姐,这里的人包括乡村都是错的。在城市里多好,虽然他们会骗人,但有好吃的,而且不会被同学欺负。”

“可是……”我记得那天我们说了很久,久到天空只剩下一片厚重的黑。我只知道城市的黑暗隐藏在谎言下,却不认为乡村的朴实覆盖在错误的真实中;我只认为乡村的光明表现在真诚上,却不知道城市的善举埋没在刺耳的噪音中。

城市与乡村只是两个地方的名称,他无法代表什么。但我们却可以根据生活在这里的人,即这里的景色去赋予它主观的含义。因此每个人对城市与乡村的看法不同,角度不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主流思想中随波逐流。

当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后,不论是对城市的看法,还是对乡村的看法,其实都是基于对另外一方的感觉上形成的,城市与乡村是紧密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城市与乡村本是一体,只是因为我们的思想需要载体才让他们代表不同的意义。

天亮了。城市与乡村都呈现出一幕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演出。

篇二: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

今朝风日好

李欣怡

行走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被水泥的高楼包围。雾掩盖了天空的颜色,我已经很久未注意到四季流转了,也许是在岁末之际才惊觉又是一年。在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还有人记得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吗?四下是步履匆忙,无人应答。

当下的我们是否遗忘了什么?是的,是的,我内心的声音高喊着,带我回到了曾经古老的村落。它们散落在大地一隅,对于光鲜的城市,更像是盛宴上蓬头垢面的过客。但当踏上乡土大地的那一刻,灵魂便又回到亘古不变的时间的流里。

我看见四季岁时在大地上重演。乡村里的景色遵循着自然规律,你可知万物有灵?农人们深谙每一个节点,如技艺精湛的交响乐指挥者,在田间奏出四季之华章。

中国自古有节气之说。智慧勤劳的先民们将自然时序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依天地之法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寒来暑往,四季如此。这样一种对生灵的敬畏,沿用千年,时至今日却只隐匿于乡土之间。当我行于山野,四季变换将我带入自然之序——那些叶片在春时新生,夏时茂盛,秋时衰黄,冬时飘落,周而复始,不正是时间的流动?而离开乡村,城里常绿的行道树与温室之中的花草,仿佛被时光遗弃。看似欣欣向荣的生长之下暗藏多少混乱与无序?那些科技时代的产物反将人类千百年中苦苦探寻的规律统统打破,抹杀了自然,逆转了时序。

城市中的我们,为了口腹之欲让万物生长在人造的舒适环境之中,粉饰太平,从而让万物听命于人,多么荒唐!自然岂能为人所胁迫?我们早已忘却一些混沌之初就已注定的规律,那些人们所无法随意篡改的规律,如今被随意践踏。但有一方乡村的土还清晰地镌刻着:秩序。千百年的花开花落,千百年的燕去燕返,日月星辰依照轨迹运行,田间菜苗依旧春生夏长,肆意地,而合乎规矩地生长。乡间的时序保留着它出生时的模样,且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些老祖宗的规矩!

四季岁时记,今朝风日好。我们匆忙行走在这片缄默的大陆上,它未曾改变,改变的是我们。我们为自己建起高楼大厦,饰成水泥牢笼,不见偏安一隅的乡村里,依然恪守着四时之规律。离开无序的城市,再一次踏上乡土大地的那一刻,我便又加入了亘古不变的,时间的流里。

篇三: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

时间的黑顶

王睿圻

天气晴朗。这是一个外出散步的好天气,从我们借居的木屋里走出,皑皑的白雪淹没了靴底,发出如秋日森林里干枯落叶的清脆声响。

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乡村,阿尔卑斯山在这里趋于平缓,最终消失于地平面之上。

在冬日的阳光下,我被茫茫白色中的一点黑吸引,那是一座教堂的十字架尖顶。我驻足时才发现这教堂极小,却依然保留了中世纪的哥特式尖顶,石阶早已被人们的足迹磨亮,却不知这石阶已见证了多少代人。村民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结为连理,也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时光剥落了这座乡村教堂的鲜艳外墙,生命之炎却使它永不塌圮。

钟声响起,时间也似乎随之慢下来了,虽无意大利南部喧哗的鸽群,鹰隼却在这里歇脚。一瞬间竟觉得这个乡村只有昼夜之分,而无年月的流逝了——你看那阳光洒在雪上,反射出泡沫样的光彩;那黑衣的修士,握着十字架念诵玫瑰经;那大钟敲出的洪声震落积雪,却惊不走顶上泰然安立的游隼,这一切能与百年前有何异呢?

似乎体会到《百年孤独》中老何塞的话了:“你看今天和昨天没区别,今天还是星期一。”老何塞陷入时间的旋涡是一种孤独,这寒冷乡村里的教堂又何尝不是一种孤独?这教堂沉默地站在那儿,站到你从这个世界上出生到又没了你的时候,它的手一边接住呱呱坠地的婴儿,一边又送走在这世上或不甘或不平静的一条条生命。这是一位老者,他沉默着指引每一个人的灵魂,却没人驻足询问老者的灵魂去向何方,是在一场暴雪后轰然塌圮吗?还是任它的骨架一点点岁月被蚕食?乡村的时间是最说不清楚的东西,虚无,过眼,世上其实本就没有什么千秋万载一说。且暂且认作它按下了时间的暂停键吧,将沉默的落雪留住,将洪钟与黑色尖顶也一并留住。留住每一条灵魂与每一朵烛火,使这座古老的教堂成为漫漫时间长河中永恒的一片黑顶。

晚钟在山谷中响起了,人们陆续走进这座小小的乡村教堂,继续他们的生命故事,而我走出略显斑驳的大门。我看见游隼回巢,消失在白雪之中,十字架尖顶上的阳光逐渐昏黄却依旧灿烂,我也看见时间怎样静止不动,悬停在空中,纯粹而空灵,不再流逝,像一片藏着神明的云。

篇四: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

愿人人都能活在乡村

陈炳焜

乡村,真是个奇妙的名词,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她是那一片故土,令人眷恋而神往;而相对于城市,它却显得初级而笨拙。至少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而言,乡村绝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名词。

儿时随父母驾车游玩,去过乡村。去过不少地方的乡村,印象不算太好。

伴着泥泞道路上车身的摇摆,窗外飘入的,并不是所谓乡村“泥土混着青草的清香”。看着这形式,我差点以为自己才十几岁就可以逃离一下城市喧嚣,到达一个世外桃源。可惜走到村庄时,却又发现,不是一栋栋有着乡土气息的土房……

不算高大的白墙,里面围着的是像城市而又不是城市的建筑。似乎在我心中不能称其为乡村的房子,自然也不能属于城市,那么姑且称其为“四不像”。

迎接我们的,也并非乡人的热情,而是满地家畜排泄物所漫发的气味,令人无处可逃。这不是我心中的乡村的气息,不是我心中的乡村,更不是课本上所描述的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村。

当时的我,实在想不通,这样的乡村,这样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故土,是如何被如此多游子所那么深刻的眷恋。

后来,我想通了。并不是这些游子有什么怪癖,喜欢闻那所谓的乡土气息。他们所想要的,是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的那一分的不变,然后把最本真的那个自己放在那里。这样即使这个世界变化得再迅疾,令人无所适从,匪夷所思,只要寄居在那片乡土的心不变,就足以给人安宁,慰藉。

所以,其实我慢慢发现,我们心中的乡村,与那些“四不像”,抑或是那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气味都毫无干系。一切都在那颗心上,那颗找到了居所的心。

我们总沉迷于陶渊明的田园惬意之中,无限地羡慕、向往,但陶渊明真的就活在了一片净土之上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巷间鸡狗的吵叫一样存在,泥泞的道路,恶臭的气味一样存在。

他和所有农民一样生活,下地插秧,四季无休,家中有时还没钱,喝不起酒,饿着肚子闻着猪舍的气味,抱怨着或有或无的旱灾、涝灾。

他唯一所不同的,就是他那颗从城市出生,却在乡村中找到归宿的心。

今后世所羡慕钦佩的“陶氏隐逸”,其实就只是他那一颗心的旅程罢了。

所以无论那片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变迁了多少,陶渊明们不会因此而失去心中半分安宁。

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村,陶渊明们的乡村,古今文人所共适的乡村,那片净土!

史铁生穷其一生,想写明其所参悟生死的奥妙;孔子百遍谈及仁,却终不点明仁到底为何。乡村不比这些大道,但终究需要一份耐心,半分积累来理解。

愿你我都能够活在乡村!

篇五: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

食人间烟火

LL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自古以来,乡村便是许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隐逸之所,是士大夫们在宦海沉浮之暇清心养性之所,更是诸多遍体鳞伤、风尘仆仆之士自我疗伤之地。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却不得不置于城市之中,沾染着人间烟火。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我的骨子里,总有着这么一股劲儿。也因此,我喜爱一个人独自寻找城市中宁静的一角,远离尘世的喧嚣,但终究是无法实现。我曾羡慕东晋那一批批隐于山野的贤士,“侣鱼虾而友麋鹿,”纵情于最为纯粹的自然乡土之中,释放出自身最为纯真的本性,陶冶着最为清高的情操……可这一切的一切,在如今又怎么能够实现呢?

东晋陶潜对“隐”有着不同的看法,或许这种方式在如今有可行之处。细嚼陶诗,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出人间世俗的烟火气。也就正如不得不置于城市之中的我,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尘杂之下。但陶诗像朦胧之中的一束光,逐渐拨开四周的尘杂,缓缓向你走来,这是悄无声息的,你需要闭目静静领会。这就正如封面上布满灰尘的一本经典,翻开之后,里面依旧清白如初,圣洁无比,可见城市之中的烟火气似于乡村的宁静,并无冲突。但又有人会疑惑了,城市之中的烟火真能完全用尘杂来比拟吗?倘若像污泥般难缠,那又如何清心净身呢?

对此,周敦颐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你看那莲吧,是不是身处于污泥之中?但它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而是从中汲取养分,孕育着圣洁的花朵。亭亭净植,誓要从污泥之中挣脱出来;不蔓不枝,决不凭借旁人之力;香远益清,尽情展现着一身正气。哪管他泥潭污浊,哪怕他城市喧嚣!

所以呀,陶者成了万事隐逸之宗,周者也颇有成就。他们都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内心最初的操守。纵观历史,那不断懂得隐逸之真谛的贤士,都从山野之中迁转到了市井之中。而身处于都市中的我们,又为何不能如此?乡村生活固然宁静,高洁,闲适,但我们又何尝不能身置于城市之中,拨开那尘杂重重,找到一隅之地,漫尝人间烟火,却依旧清白如初呢?

《城市与乡村作文800字(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