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小事中体现的。
——题记
我的爷爷出生在淮北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
爷爷幼时,长辈们的时间大半被耕种和家务占去了,为了挣工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把孩子们丢在家里,孩子们既吃不饱,也穿不暖。
后来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生活好一点了,爷爷开始在本村读小学,接着去镇上读初、高中。每到星期天下午,爷爷就会背上自家做的玉米饼,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距家六千米的小镇上学。天冷时,爷爷会把背去的玉米饼放在食堂加热,五分钱的菜汤上漂浮着一层极小的黑点,虽然难以下咽,可爷爷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爷爷为了省那五分钱,只是嚼一口玉米饼子,喝一口凉水,一天就扛过去了。
高中毕业后,爷爷回到家乡,当了两年农民,接着进农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后来就转正了。在爷爷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心为学生着想,受学生们爱戴,受家长们赞同,受同事们认可,他多次被评选为优秀教师。爷爷每天都要上早、晚自习,总是在鸡还没打鸣时就起床,当月亮高高地挂在夜空中时,地上起了露水时,他才回家。奶奶说:“你爷爷只要有空,就会抱着书,窝在家里看,一步也不动,每次我在深夜中醒来,发现桌子上还有隐隐约约的火光,就知道是你爷爷在拿着红笔批改作业……”在八五年的时候,爷爷班上有一名学生,一个星期都没来学校上学,爷爷去家访后得知这个学生家境十分贫寒,交不起书钱,孩子衣衫褴褛,爷爷当场就果断地从满是补丁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月二十多元钱的工资,替学生交了学费,还跑回家给学生拿了一身暖和的衣服和一双棉鞋。爷爷握着家长的手说:“我不想看着孩子没有知识,将来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由于爷爷为了同学们日日夜夜不停地工作,一心扑倒在教育事业上,最后积劳成疾。
二零零五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爷爷晕倒在了教室里,同事们把爷爷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经过诊断,爷爷得了脑梗,在县医院住了两周。出院后,爷爷的身体留下了残疾,直到现在,爷爷的右腿走路还是使不上劲,右手握笔也握不稳,写出来的字就像小学生,但爷爷坚持回到教学岗位,又教了十来年的书。
我的爷爷,他曾经的强健身体在呕心沥血的粉笔生涯中变得羸弱了,却依然是那么执着。退休后的爷爷,每天都要吃药、锻炼来支撑体力,有时还要帮忙照顾孙子、孙女,但这仍无法阻挡他对书的渴望。闲来捧书是日常。
爷爷曾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爷爷用他几十年的时间诠释了这句话。我的爷爷虽然平凡,但在我的心中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