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寻找、品味生活中的美食也算一大乐事。
豆腐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话用来形容同学们对学校食堂的食物的态度是最恰当不过的。大家梦寐以求的是牛排、汉堡、奶茶,可这些东西学校食堂里统统没有。而我“菜不在好,有豆腐则行。”豆腐,虽不是什么佳肴,却是放学后饥肠辘辘的我的救世主。
记得有一次,我找准了时机飞也似的冲到了食堂,用熟练的手法盛好了饭,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点餐窗口,点了我最爱吃的豆腐。
坐在桌子旁,我早已心花怒放,眼前的豆腐滑腻多汁,白得像玉,用勺子轻轻一碰,还会弹了弹。这几块豆腐,得凝聚师傅们多少心血啊!我仿佛瞥见了豆腐师傅们熟练的手法。但想是次要的,吃才是最重要的。放入口中,味道果然不凡,先是一股淡淡的清香侵入心脾,而后醇厚的豆味弥漫。我在心中为师傅们竖起了大拇指,一口、两口,吃饭竟变成了一种享受,这也是辛苦的学校生活的一丝安慰吧。
红烧肉
记得有一天,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突然心血来潮,恳求妈妈给我做一盘红烧肉。妈妈答应了,我坐在客厅里等着那盘红烧肉,心想:红烧肉看似与高雅不搭调,但红烧肉是有典故的,它起源于苏轼,被称为“东坡肉”。连毛主席也钟爱这道菜。毛主席还对红烧肉大加赞赏。也许红烧肉正代表着文人豪杰们粗犷不羁的人生态度吧。
正当我的思绪穿越时空时,“好了!”妈妈的话把我拉回现实。我盛了一碗饭,夹了一块瘦肉送进嘴里,只觉得有一阵淡淡的焦肉味首先袭来,紧接着是鲜嫩的肉汁溢出,肉逐渐变得嫩,变得滑了。不知是肉的温度还是我心里对肉的期待,一阵暖流袭上我的心头。拿勺子舀起盘中不多的汤汁,浇在米饭上,嚼一口带汁的米饭,嗯……满嘴留香,令人回味无穷。我吃得陶醉,妈妈看得入了神,禁不住笑出了声。生活,也许会有挫折,也许有不如意,但生活中那些柴米油盐仍然在继续,这些生活的细微之处,表达着美好。这红烧肉,让我享受到了家庭无尽的温馨。
鱼丸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句话形容潮汕人最恰当不过了,鱼饼、鱼丸、鱼枣、鱼膘、鱼胶……这些海产品数不胜数。
国庆期间,我们全家人来到神泉渔港,目的就是想品尝一下名满中外的纯正的澳角手工鱼丸。鱼丸端上来了,圆融润白。我用筷子夹,但无论是竖着夹还是横着夹,鱼丸就是不听话,它左躲右闪,好生调皮。我撸起袖子,打开双筷,找准了时机,瞄准了一颗鱼丸,拿捏好力度,快准狠地抻过去。“夹住了,夹住了”,我喜出望外的往回收。“啪”,我高兴得太早了,鱼丸一个华丽转身,跳回了汤里,引得大伙一阵欢笑。我急得在心里大骂,瞄了一眼表哥,只见一只鱼丸正轻轻松松稳稳当当地被送入口中。定睛一看,才知道表哥是用一根筷子插进鱼丸正中的。我如法炮制,终于吃到了,确实名不虚传。鱼丸非常筋道,嚼起来,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鱼的鲜嫩并没有流失,汤汁里融着浓浓的鱼香,令人回味悠长。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也许每个潮汕人都因为能吃到鱼丸而感到幸福。
品生活中的美食,我读出了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