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我迷恋遨游于历史,追寻先辈脚步,目及四海,神游八荒,消除疲惫,增添力量,每每,我总被先辈们的美好精神唤起。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楚国动荡的年代,一直为国为民,多次进谏治国良策,却得不到重视。不仅如此,屈子一次次的忠君爱国的诤言,竟换来了无故流放!流放其实不上刑场的死刑,面对危亡之国势,我们仿佛看到那个披发行吟的身影步履蹒跚,日夜兼程,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当秦兵攻破楚国,他站在汩罗江边,紧闭双眼,这是他最后一次用生命热爱他的祖国了。此刻,一种美好唤起了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本可以装聋作哑,享受士大夫的荣耀。可是他看不惯尔虞我诈的官场,选择为李陵仗义执言。但这却触碰了皇帝的权威,竟将他打入大牢,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但是,大汉皇帝可以摧残他的肉体,可以侮辱他的人格,却不能打到他的人生追求——做一个正直的人。司马迁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了《史记》这部著作,并在后世发出耀眼的光芒。此刻,一种美好唤起了我。
“欲以性命报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杨涟面对魏忠贤的专权,本可以拉拢关系,攀升官职。但是他却却痛恨阉党的垄断,怀着满腔的悲愤,弹劾了魏忠贤。之后杨涟被贬为庶民,可魏忠贤人不罢休,又借“汪文言之狱”陷害他。狱中,演练遭受到了前所未闻的严刑逼供“土囊压身,铁钉入耳”,可他绝不屈服。天启五年,杨涟被一枚铁钉砸入脑袋后身亡,他也以这种方式守护了自己的道义。此刻,一种美好唤起了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接管了销烟大任。本应该是功臣的他,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地贬谪。但他没有就此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反倒把这看作一种磨练。他重新把心思放到工作上,为百姓谋福祉。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燃尽生命力,为朝廷增添了数万亩耕地。此刻,一种美好唤起了我。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先辈们一个又一个地湮灭,但他们爱国爱民,奋勇进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而正是这股精神的美好,一次又一次把我唤醒。“知其不可而为之”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