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其为仁政,这是中国古代贤明帝王的治国之本。秦穆公广招天下之人才,才有了强大的秦帝国;刘邦唯才是用,才打下日后几百年大汉王朝的基础;唐高祖以德服人,终得天下之所顺。
然而,凡物自有其反,历史也是在施政方面有出乎意料的巧合:秦始皇行暴政,以至于秦二世胡亥时彻底败家;汉和帝疏于朝政,使汗王朝外戚政权再次复燃;唐玄宗晚年享乐,令唐王朝受到安史之乱的重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历史上一次战役,同时体现了这三才的重要性。
西晋亡后,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实行暴政,强制人民服兵役,谋划灭东晋以平天下。战事持续半月,天气晴好,可谓双方均得天时;而苻坚军号称百万,东晋谢石军只有八万,故苻坚军得地利,且谢石军粮草兵革匮乏,苻坚军有粮草百万余石。
虽然从天时地利来看,苻坚军占优势。然而,苻坚军毕竟是由农民与降将组成,军心不和,这样一支不得人和的军队也就自然被谢石军打回北方。
所以还是那句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苻坚是一个例子,但不是典型。王莽篡汉这件事一直为中国人所不齿:一方面,改革过度,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王位是偷来的。这样一个人,必然不能得道。
在战争方面,孟子是一个预言家,并多次在历史上应验,归根结底,无论是战争还是治理国家,都需要人和,而人和取决于得道。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