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深圳,我很快乐。我在深圳属于人们口中俗称的“广东仔”,所以我和深圳一直在产生互动,说到故事,那就是我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了。
我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虽然是幼儿园老师,但是家中对我管教也不可怠慢。从记事起,我就与中英文绘本、《三字经》、《弟子规》为伴,走过了人生刚开始的两三年。
直至四岁,我来到了一个对我来无比新颖的地方。
深圳图书馆的青少年馆。那是一个面积仅有超市大小的地方,里面有许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孩。地方虽小,但五脏俱全,书本很多,里面也有属于它应有的安静。从那时起,我拥有了我的第一张读者证,与此同时,一扇新的大门也不知不觉向我开启。
从深圳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开始,那里的每一个书架都被我抚摸过,那里的书中曾有我驻留过的目光,那里的一桌一椅的排序,我都熟悉。从中文绘本到英文绘本,从注音书籍到启蒙的《十万个为什么》,再从科学书到儿童文学,深圳图书馆贯穿了我整个童年。而故事,就停留在我在那的每一分钟里。
除了图书馆,那就是深圳书城了。那是一个人头攒动又安静无比的地方。中心书城有着比图书馆更多的书。不限于学生,那里还有更多的成年的读者。而饱经岁月磨砺的罗湖书城则书写着这个城市里一个个热爱阅读的人们的面貌,他们的故事或许也发生于此。我也看见了这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求知欲——尽管这里的人们有着快节奏的生活。
风雨中,深圳走过了四十年。蛇口那声开山炮打起了今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中间也兴起了商业区。而那里面也新生出了许多书店,其中商业、文艺、书香兼备。
几周前路过书城,看见了中心书城北区封闭升级的公告,我看着围挡起书城的水马,瞬间觉得一个时代结束了,书城的新容是怎样的。但不变的,是爱读书的人们。
曾经看过一档央视的纪录片,名曰《城市24小时》,其中深圳篇有一段片段属于深夜的深圳书城。里面我又看见了熟悉的那句话——“尽管夜空中缀满繁星,但总有一个地方会给想听故事的人亮起一盏灯。”
我与深圳的故事,在于阅读,我也相信,这故事会随着阅读继续下去。
深圳,要去读懂。
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