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家有家规,亦有家风,良好的家风,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一个家族不断走向光明灿烂的未来。我的家庭,不是名门望族,也非书香门第,父辈们也不曾常把家训放在嘴边,但是从小到大,我的家庭遵循的都是这三个字:“和、孝、学”。
“和”,即“和气”,老话说得好:“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遵循着他们那一代人的传统“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结成了夫妻,今天看来是没有感情基础的,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很少红过脸。对家人,对邻里,对朋友,都是和和气气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家里孩子都已经有了下一辈儿,我亦远嫁他乡,但是我们一家人的亲情从未因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有所疏远,包括现在社会上比较敏感的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姑嫂关系等不睦的情况,在我家都是不存在的。
“孝”即“孝顺”。小时候曾在父亲那里看到过一本族谱,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深刻,“人生斯世,孝悌当先,奉养父母,力竭心专”。百善孝为先,父母之于儿女,有着比山高,比天大的恩情。从小,父母就告诉我,长辈不上桌,晚辈们不能提前落座,长辈不动筷,晚辈们再馋也不能提前吃饭。事实上,家里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家四代同堂一直没有分家,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直到奶奶故去。
“学”即“学习”,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老家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尤其在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很多和我同龄的女孩子最多上完初中就匆匆辍学,要么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要么早早嫁人生儿育女。但是我的父母没有因为我是女孩子就薄待于我,他们一直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们说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习,就算家庭非常困难,也一定要供起来,我的哥哥上了中专,而我,也成为了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如果说今天我有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那是知识赋予我的能力,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父母对学习的重视。
有好家风,才能有好家训。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一生坚韧好强,我的母亲,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妇女,善良隐忍。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一直教育我们要永远保持一颗“正直、善良、感恩”的心。
父亲常说,一个人,可以学习不好,可以没有财富,但是一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不止一次说起他的父亲,即我的爷爷,在他7岁时就因病离世,下面还有5岁的姑姑和不到1岁的叔叔,在50年代闹饥荒的困难时期,一个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他们孤儿寡母如何生存下去可想而知,奶奶怕他们饿死,已经为他们找好了收养的家庭却又还是因为不舍留在了家里,幸亏有亲戚邻居的救济才活了下来,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才有了我们这个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要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去帮助其他人。村里的五保户老人生病了,他忙前跑后地找大夫;失去父母的孤儿没有钱交学费他也去资助,谁家有事他总是奔走在前。父亲一生默默无闻,低调做人。他这一生,是普通的一生;但父亲这一生,也是华丽的一生,他德高望重,受人尊重,在村里,但凡家里有红白喜事的,都是请他去主持。
现在,我的父亲已经离开我五年了,我非常怀念他,也非常感谢他。感谢我们这个家,虽然没有让我成为大富大贵之人,但是他们,以及他们创造的这个家留给我的精神财富,让我一生受益无穷。我的孩子今年五年级,我也常常告诫他:“在行为上,要知行合一,在品德上,要尊师敬长,在学业上,要勤奋努力,在处事上,要谦逊有礼”。我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记住。这也是父母能给予他的最大的财富。
清代宰相张廷玉作《王氏族谱序》也说:“故君子之用心,必将使人知族人之咸本于一气,则孝弟亲睦之意,油然自生。而婚姻洽比之风,因之可以渐及由一家以推于一乡,由一乡以推于天下。这说明了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训对家庭乃至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好的行为品德要从小抓起,让孩子们深谙于心,社会风气才能逐步改善并蔚成风尚,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国泰民安,距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