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语文老师把《三峡》和《答谢中书书》整合起来上了,课堂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可以说这节课让我非常难忘。
我们先复习了一下字词句的翻译,然后便开始正式上课了。老师让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看他们谁写的风景更美。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争相讨论了起来。
“《三峡》中有长句有短句,短句有力,长句舒缓,包含内容丰富。两种句式相结合恰到好处。而且《三峡》的每一段都是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
“《答谢中书书》一句一景,一景一意,井然有序,层次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全篇整散结合,多用短句,节奏感非常强。”
……
渐渐地同学们讨论的声音低下去了,这时周老师说了一句,“大家可以看一看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了方向,大家立刻又热烈了起来。
“《三峡》的山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一山接一山,是绵延不断的;《三峡》的水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湍急,从早上到晚上,乘船能行一千二百里,这说明夏天水势是浩大的,当然也暗示了行船打鱼时的危险。三峡的山水之景融合后,也是美的,‘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老师让我们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瀑布从高峰上倾泻而下,如同从天上倒下来,到处充满了水的冲击声,山峰上长着茂盛的树草……”想象完,我在心里深刻地感受到了北方山水的粗犷与豪迈。
“但江南的山水又是另一番风景了。‘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这完全是一种江南小清新的样子,惹人疼爱。早晨的雾,时有时无,猿与鸟此起彼伏地叫着,让人心旷神怡。傍晚时,夕阳将要坠落,水中的鱼儿在夕阳的照耀下争相跳跃,水面波光粼粼,这怎能让人不动心呢?作者把它比作人间仙境也是毫不为过的。”
我们都沉静在南北山水的美景之中,这时班级的智多星梁子恒发言了。
“我们能欣赏到如此的美景,跟作者所用的手法也是密切相关的,《三峡》用了正侧结合的手法,依次描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三峡的不同景象。比如,郦道元在描写山高遮住天空时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后来又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是用了侧面描写突出三峡山高的特点,手法堪称一绝。”
“陶弘景也不输郦道元,有俯仰之美和动静之美。开头‘高峰如云,清流见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俯仰之美;而动静结合,主要体现在早晨的雾与猿鸟的鸣叫,一动一静,画面感跃然纸上,有身临其境之感。”
梁子恒说完,在老师的带动下,我们热烈地鼓掌,为他喝彩。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南北山水都是美的,只是各有特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