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下一大口春卷,香气四溢,趣味自在其中…
新年已过,天气开始渐渐回暖,湖边跑步锻练的人也渐渐多了,我却不关心这些,于我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一种传统美食一——春卷。
春卷皮是自家擀的,馅儿就很丰富了:韭菜、香菇、笋片、螺狮头,还有用红薯淀粉加水和成的、软乎乎的“粉子”。包春卷不算难,连我这样的“菜鸟”都会:一张皮,放上充实的馅儿,在皮正中间呈长方形,两边的皮,一翻再一翻,一个鼓鼓囊囊的可爱春卷便完成了。
姥姥包了一个又一个,速度颇快,我却发现,为春卷盖上的两层“被子”总是散开,一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模样,反观姥姥包的,安安分分地躺在那儿,我不禁好奇,问道:“姥姥,你包的春卷怎么不散啊?”
姥姥笑着点了一下我的额头,却不说话。我注意到,姥姥总会用手蘸点清水抹到皮上,再包,就完美了。学会了这个小窍门,我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真正让人期待的是炸春卷。
起锅,倒人大豆油,四成热时,夹进四只春卷,一边不停地让春卷翻身,同时调至最小火,吱吱吱…滋滋滋…”雪白的表皮逐渐变成金黄色,“好了———”春卷出锅了,翠绿的韭莱若隐若现,趁着姥姥马不停蹄”地炸下一锅,我按捺不住胃里的馋虫,伸手一抓,“嘶——”我急忙缩回手,失声叫道,“烫!烫!烫!”看来,心急吃不了烫春卷。我用纸包住,吹了又吹又,又试探地用嘴唇轻轻触碰表皮,确认不烫后,狠狠地咬下一大口,却又失声惨叫。原来,馅中的“粉子”温度极高,差点儿在我的嘴巴里留下“纪念”。
再一次被烫着后,我不再“冲动”,乖乖等到了饭点。
开饭喽!我在心里欢呼雀跃,却仍是先为长辈们一一夹上一只春卷,长辈们一边笑着,一边拿起筷子。
我夹起一只春卷,放在嘴边,吹了吹,咬下一大口,随着“吱——”的一声,我忍不住幸福地“嗯”了一声——太好吃了!
经过几分钟的冷却,春卷不仅温度正好,而且口感更加酥脆可口,嚼着“嘎吱嘎吱—”配合上韭菜笋片的鲜味,螺狮Q弹而有嚼劲粉”,占了馅料中大部分的“粉子”的软糯裹着它们,味道更上一层楼,“好吃!”我赞叹。
当年苏东坡在扬州吃那白烧河豚时,赞其为“人间至味”,
我想,他若是吃了这春卷,会不会也称其为“人间至味”呢?
我认为会的。
与河豚的“高贵”不同,春卷是道“接地气”的平民美食,对在官场上连连受挫,贬了又贬的苏轼来说,他可能会更加珍爱这“接地气”的食物吧!
听,“吱—咔嚓咔嚓”大家吃的多开心快乐!过年的大鱼大肉,“麻木”了他们的味觉,这时就需要春卷“解腻”(虽春卷多油,但更受人喜爱),捏在手中,专注于心,把一年中的烦恼统统抛下,尽情享受这“春”的味道。
你听,那咀嚼春卷的声音,才是人间本味,是食物给人们带来的最纯粹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