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精神面貌的体现。鲁迅笔下的人物虽然性格、经历十分不同,但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的眼神读取到一些信息。
《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妇女,可在她“交好运”后,“眼光也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了”,只愿“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一遍遍地重复着自己的悲惨经历。她直着眼睛,不知是不是已然麻木。后来,她在四婶一次次的拒绝下,“眼睛窃陷下去”,“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饱受封建迷信荼毒的她竟在和“我”谈到魂灵、地狱时,眼睛忽然发光,也不怪“我”会悚然、惶急。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作为一个曾经具有革命热情的文人,在失意时“眼睛也失了精彩”,而在谈话时眼中竟冒出“射人的光”来,借着酒劲可以激动到“眼圈微红”,而激动后的平静,则让他“眼光又消沉下去了”——多么像他的一生,本来怀有一腔热血,可面对现实却又意志消沉,我愿多看看阿顺那样“眼白青得如夜的晴天”,愿世界为她美好。
《长明灯》中的疯子就和吕纬甫不一样,他“大而且长”的眼中常“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只是他作为一个浮躁的、表面上的革命者,结果注定不会太好。
写到这里,我有些好奇,鲁迅的眼神是怎样的,是吕纬甫一样的激动、祥林嫂一样的颓废,还是阿顺一样的平静,或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尖锐?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他定是十分坚定,不然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