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一声“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轰然在耳边炸起,好似一个惊雷作响。终于听见你的声音,我一瞬间呆愣住了,讪讪地站在原地。世人对《离骚》的评价多种多样,最为人熟知的却竟只是一句单调空白的“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这算得上是世上最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之一了罢。
古人写诗、作词都只在一个“有感而发”,因此每一首诗都是从先人心底流出来的或引亢高歌,或浅吟低唱。《离骚》是你内心最后的绝唱。真的,屈原,我都知道。
我知道你屡次进谏都无人理会,知道你满腔忧愤却无处宣泄,知道那种“世人皆浑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屈原啊屈原,你活得太明白,但其实这世上也本就没有糊涂人,那些人装糊涂只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他们也只是为了生活,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啊,又怎能说他们是错的呢?
但为什么,为什么唯独你不肯装糊涂,哪怕一点点也不肯呢?是了,因为你是屈原,是一个能为国家呕心沥血,操碎肝肠的人啊。那么就这样吧,我听见了你心底的声音,但我更希望你若有来世,定要“难得糊涂”一次。
Second
屈原走了,他是被楚国昏君逼死,也是被自己逼死。
但历史的齿轮并未停止转动,时光仍默默淌着。
宋朝,1097年,儋州。
这已是茫茫海外的化外之地,满腹才华,为国为民的你竟被贬到这个地方。
我知道你从不以站队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知道你只以事实说话。还好,还好,你比屈原聪明。你曾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你也能寄情于山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夜访承天寺,游于赤壁之下。你用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抚平了心上的褶皱。
我听到了苏轼你的声音,我听到了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内心的声音,人本就是孑然一身而来,享过自然美景又如云般散去,也就值了。
繁杂的功名利禄都放下了,岁月里,人会渐渐老去,事物会渐渐消逝,那一夜赤壁游湖,你与自然的共鸣之音,却不会散去。
Third
我们继续向后翻页,飞快的略过一串又一串人名。倏地,我手指顿住了,指尖指向一个名字——王守仁。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半个曾国藩。
王阳明,你出生不久即立大志,那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喊出了自己心底的声音。
王阳明,你的志向多明确:“我生下来,就立志做圣人!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多狂傲的口气,更是多宏伟的目标。
求得真理的路途上必然要经历很多事情,直言被贬,路上还被追杀,但我仍要恭喜你呀,在那口棺材里,你得到了这世界上最宝贵的“理”,这是多少学者贤士追求一生的未曾触摸到一点的事物啊。
我也知道那些日子一定极苦吧,状元的儿子被放逐到贫困山区去当扶贫干部,这落差岂是一言可以概括的?你心情慢慢焦躁起来,你甚至给自己打了口棺材方便思考,下地干完活后,就躺在棺材里,眼睛望着天空,反思着你已中年却还碌碌无为的人生。
但你的一声笑突然划破了沉闷的天空,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心底咆哮着涌了出来,不可阻挡的。你猛然发现“理”就在你身边,它从未离开,只是静静的待在你身边,等着你发现彻悟的那一刹那。世界在你眼中瞬间通透了。你领悟了知行合一,你成为了心学的创始人,你令日本上将都发出“一生伏首拜阳明”的感叹。
可我却听到了,你少年到中年至老去,你所发出的声音从未改变。“我为百姓而来!”仅此而已。
王阳明,你知道吗,你成功了,你终究没有负自己十七岁的诺言。
Fourth
前些日子想听王阳明的生平,上喜马拉雅找,结果还没等听守仁同志的生平呢,就先被《白眉大侠》底下简介的一行小字勾了魂。
那行字是:中国古代侠义小说。
OK,好吧,我承认我除了喜欢诗词、古代历史、现代科幻小说之外,还钟情于武侠小说。
金庸的书,一共36本,从最早期的《碧血剑》到最后的《鹿鼎记》,反反复复都看了许多遍。(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把话题拉回,点进《白眉大侠》刚听了一两回,我就着了迷,我在脑海中记下这位说书人的名字——单田芳!
实在感兴趣,就又搜了他的其他作品,于是又听了《童林传》、《水浒传》、《三侠剑》等。我是越听越敬佩你呀,单田芳老先生。你一开始讲评书,家里是不同意的。不过这也正常,谁家会让一个知识青年去干这样一份看似没有任何前途的工作呢?你的父母劝你继续上大学,但你最终没走这条父母为你规划好的路。我听到了你心底的声音:把中国评书文化传下去。
那些苦学艺,无人知晓,没有名气的时光,漫长而艰辛。
但这不还是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的《白眉大侠》一个惊雷天下响,你走进人们的视野,后来你的作品一部接着一部,多但质量未变,初心未改。
每每听罢总能令人抚掌叫绝,真真是好一个徐良,好一个童林,好一个胜英,好一个岳霆!
从心底那个微弱的声音到如今的茁壮大树,我听到了你的声音,所有人都听到了你心底的声音。你的作品会传下去,中国评书会传下去,单老先生,一路走好。
End
听到了吗?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声音在呐喊。
假如有心,认真去听,句句都是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