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落于西,始于寒冬终于春。”
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仙人掌之美便在于它寄居于最干涸的沙漠;松柏之美便在于它挺立于最陡峭的山峰。寒冬过后的春天,亦然温暖福满。
2020,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节奏,往日喧嚣的闹市、工厂、河埠、海港,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肆虐的疫情让山川大野全部静默下来。日日增加的确诊新冠肺炎数字,噬咬着国人不安的心。疫情、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劫难,正向我们袭来……
严冬侵掠大地,往日春光何时归。
看,春的使者。钟南山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在一个冬的日子,坐在餐车上向疫情逆行来了。十七年前,他曾坚定地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没有改变。李兰娟院士在疫情爆发时说:“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申请书上的最后一句话,这是医护英雄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除夕夜最响亮的誓言。
叹!你把春天留给我们,你却走了。29岁的夏思思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1月15日,科室一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肺部CT发现异常。当天,夏思思刚下夜班,交接班后准备回家,临时接到任务,便通知丈夫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有做防护,没想到还是被感染了。1月19日,她突然发起高烧,经检查,发现肺部CT磨玻璃影改变,高度疑似,便在协和江北医院隔离治疗。曾与丈夫商量康复后一起上一线。“刚开始病情比较平稳,我们还商量,等她好了,我俩一起上一线。”夏思思的丈夫、武汉市普爱医院骨科医生吴石磊哽咽着说。2月7日半夜,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呼吸、心跳骤停,医院连夜组织抢救,命虽然保住,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专家组决定,先上ECMO(人工心肺)、立马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ICU,夏思思病情、血压波动大,各大医院专家都在为其想办法。无奈,2月23日凌晨6:30分,抢救无效离世。夏医生,一路走好。
致敬,张定宇大夫!他是一线医生武汉金银潭医院,抗争肺炎的最前线,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地走在院外。在疫情面前,他凌晨两点才睡,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但谁知,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句话是多么温暖。身患绝症,爱心给了别人。
始于寒冬的逆行者,终于春的是人间大爱。
作为少年的我,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更没有去前线参加抗击疫情的资格。但我却愿以白衣战士、科研人员为楷模,宅在家里,宜静不宜动,我不防在冷静且理性的审视下做个宅女,听从国家的号召,也为社会出把力。在家之日,节奏慢下来,会意外的发现平时注意不到的美好。闲暇之余,捧着一本书静静的读着。我喜欢林徽因的诗歌,其中有写到“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多么温暖的诗句,多么的治愈人心。不知不觉中,已是近黄昏。仰望天空,你有没有想过那一片静美,是她们在守护吗?
夕阳入海,清风衬着那天边的一抹晚霞。黄昏虽短,但为了每次的相遇,燃尽了自己全部的色彩,只为让人们有所宽慰,那温暖便会在人心中悄然产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季的黑夜尽管漫长,却永远遮挡不住黎明的曙光。
我喜欢这黄昏,喜欢这空气里喑哑的香气。因为你们在远方,挥手的样子,如同一道命令,叫“万物生长”。
今天晚霞温柔,风也醉人……
“日出东方落于西,始于寒冬终于春。”人间至味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