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微型雕刻。明朝王叔远所作的“核舟”,堪称中国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它仿佛真如一叶扁舟,溯历史而上,为我们精确重现了“大苏泛赤壁”时的情景。
从整体来观,核舟总长不及一寸,高仅大约一个绿豆高,可就是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作者刻了34个字、八扇窗、5个人及炉、壶等物品。然而,作者并没有因空间不足而不刻画人物,恰恰相反,作者更加细致的刻画了人的动作、外貌乃至神态。让人看了连声赞叹。
“船头”可谓是核舟中的精彩部分。东坡“峨冠而多髯”的特征都在这里有所体现。在此情境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辨出手卷的卷端与卷末,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不被注意的衣褶都可以看出;佛印的右膝、右臂、左膝、左臂摆放位置的巧妙,更是体现了微雕技艺的高超。当你不难数出念珠的数量时,相信你一定对微雕艺术更加欣赏了。
再看“船尾”,更加有趣。居右的舟子“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发生了什么呢?,这留给了观赏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另一个人做的事情一目了然:正视着茶壶,像是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除此之外,船尾还雕了惟妙惟肖的蒲葵扇、炉、楫。这时,你已经开始产生对微雕艺术的崇拜了吧。
综上所述,中国的微雕艺术既有历史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作为祖先们传承下来的工艺品,它们都是我国的文化精华。仅通过这一“核舟”就可发现,我国的微雕艺术真的技艺精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