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他方面阔鼻,剑眉凤目厚唇大耳美髯须,一脸文学家的风采,却又不失军事家的气概。他,就是妇孺皆知的范仲淹。
小时候的范仲淹就是一个难得的、好学的天才作为一个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的孩子,他依然没有放弃读书的梦想,反而更加笃志好学,他投师戚同文门下,日夜苦读。
只有一轮明月和几颗星星点缀着天空,钟声“叮——叮——”地响起了,子时已经到了。范仲淹却仍然做坐在窗前借着月光读书,范仲淹的母亲看到了,心疼的说:“孩儿,已经很晚了,赶紧睡吧,这书,明天也能看啊!”“不!”范仲淹为了争分夺秒的看完书,居然连头也不抬,“这书明天就要还了,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一定要把它看完!”母亲欣慰的笑了,心想:“我儿学习那么认真刻苦,一定会考中进士的!”
果不出范仲淹的母亲所料,范仲淹顺利地考中了进士。但做官后,他仍保持着刻苦读书的习惯。他是多么好学的一个人啊!我想,要是我也能这么刻苦好学,那何愁考试呢?
范仲淹青少年时读的这些书,到做官之后就派上了大用场。他的做官,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行动了。
有一次,宋仁宗准备率领文武百官在会庆殿给章献太后祝寿。范仲淹知道这件事后,心急如焚,忧心忡忡:“家法和国礼不可混淆,皇上这样做是把家礼和国礼混淆了啊!”当一些马屁大臣开始阿谀奉承,齐声叫好,恭祝万岁时,范仲淹勇敢地站出来,对皇上进谏道:“皇上,您如果要尽孝心,不如到后宫去行家人礼仪,没必要让文武百官共同朝拜太后。”
可惜后来宋仁宗没有听取范仲淹的建议,但范仲淹的一片忠心打动了仁宗。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秉公直言,就算引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不仅是在政治上,在军事上,范仲淹也是大有成就。
庆历二年,西夏兵分两路,大举攻宋,宋军大败。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前来援救。他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他提拔了一些有才干的将领,同时爱护士兵,对前来归附的羌人信任不疑。这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一举打败西夏,西夏向北宋称臣。范仲淹是多么的忠心耿耿、作战有方啊!
他好学、正直、忠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赞扬、去敬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