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墨香晕染了天地,细听雨声,墨香沾衣,仿佛又回到了那次温暖的相逢……
青瓦房,白城墙,稀稀疏疏,在雨里静默着。房子随着河沿排开,与河岸相连,渐渐晕染下来,形成一副自然的水墨画,在这里相逢……
偶遇路旁的书画摊,一个长像清秀的女子映入眼帘。纤纤的细手正轻轻握着毛笔,一支古朴的木簪将乌丝随意地拢在脑后,身着一件蓝印花布衣衫,散发着古朴的幽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旁的水墨画般的景色与她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一张古朴的桌子上放着透着谈谈墨香的笔墨纸砚,那位女子正挥毫着墨,仔细地为顾客写书法。她轻巧地握着笔,微微弯腰,轻蘸墨水,提笔,停顿,笔下的字宛如一条灵动的鱼儿,围绕着笔尖旋转着,嬉戏着,游动着,时而连笔,时而停顿,时而缓,时而快,停笔,"始终如一"四个大字映入纸上,这四个大纸如行云流水般,龙飞凤舞,灵韵生动,无不透着灵气。我买了这一副书法作品,她细心地为我包装,她的书法虽然很出众,作品精美,然而顾客却不多。我疑惑地问她:"姐姐,这小摊子人怎么这么少呢?"她微微一笑,轻轻一叹,说:"这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小摊,小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学画,那时的生意可好了。而现在,很多人宁愿花高价去买精美的工艺品。话锋一转,她又微笑着说:"虽然顾客不多,但我会坚持做下去。这不仅是对父亲的承诺,也是对这种艺术的传承。"坚定的话语,温暖如她,这是多么温暖的一次相逢。
是啊,传承艺术。中国民俗艺术正是有了像这位女子的艺人,才会一脉一脉地传承下去。正是因为这种坚守,乡村最美教师朱敏才夫妇坚守深山数十年,为留守儿童带去了温暖;正是因为这份坚守,乡村最美医生马居泰坚守岗位二十余年,为村民带去了温暖;正是因为这份坚守,屠呦呦教授发明了抗疟疾的青蒿素,为疟疾患者带去了温暖。作为我们中学生,身处如此温暖的社会,更应该保持一份对艺术的坚守。
撑起伞,漫步于雨中,回眸那个小摊,有幸,这一次相逢让我收获了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