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灯光逐渐点亮,从窗户向外看去,灯火通明。夜幕降临,家里也挂上了灯笼。终于,“春晚”开始了,年夜饭也上桌了。
姥姥的厨艺极好,或许是因为我是吃姥姥的饭长大的,里面包含了我对于童年的记忆,所以我认为姥姥做的,便是世上的珍味。年夜饭是我最期待的。
一盘盘菜陆续上桌,五颜六色的菜品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淡黄的娃娃菜拌上透明的海蜇,不但颜色好看,吃到嘴里又脆又香,让舌尖充满了回忆。造型似龙的拍黄瓜,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姥姥说,黄瓜摆成龙,预示着来年会像龙一样腾跃。
而姥姥最拿手的,便要数白斩鸡和红烧肉了。白斩鸡不蘸调料,却也吃得本身的那种纯香,不过姥姥却总给旁边放上一碗调料,生怕我们吃不习惯。但结果常是鸡吃完了,调料却是成了饺子蘸料。
红烧肉则油光发亮,一口咬下,肥而不腻,肉里带着点微微的甜味,肉里的油脂带着那香甜的味道遍布到嘴里的每个地方,一口咽下,口齿留香。
甜饭更是五颜六色,姥姥给里面加上了各色的坚果和枸杞,葡萄干和蜜枣也必不可少。用筷子挑起一口,不必说那些香甜的坚果,光是一口米,都甜甜糯糯,却不失筋道。
最后便是汤年糕了。肉丝与青菜在一碗年糕中散发芳香,年糕预示着“步步高”,吃起来也是不失香味。与青菜肉丝碰撞,在味蕾中蹦跳。
吃着这些熟悉的味道,但窗外却没有了熟悉的烟花鞭炮,我们都已经长大,长辈却老了。但是不变的,是那浓浓的年味儿。
年夜饭使家庭团圆,街上虽无行人,但在各种新年装饰下也格外热闹,电视里的“春晚”红红火火,电视前的我们吃着那最中国的年夜饭,过着那最中国的西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