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不同的山自有不同的风景,所以许多人总爱登山远眺,如孔子曾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也曾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壮志。
然而,另有一种无形的山,往往更难以攀登却具有别样的风景,那就是“书山”。与自然界的山相比,“书山”之美景却不是那么容易看到,一定是读书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而寻寻觅觅的时候,才会在某一时刻心领神会,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那种喜悦感真不是普通的游山玩水可比的。
新冠疫情期间网课之余,我决定畅游书山,攀登一座神往已久的“高山”——据说它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最高峰”,那便是名著《红楼梦》。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我就曾经读过《林黛玉进贾府》,至今对王熙凤那魔性的笑声记忆犹新。可惜那时候语文老师讲的都是些诸如“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听起来其实相当无趣。现在在家里当做故事来读,却有一种“山际见来烟”的闲情逸趣。
读过了才知道,为什么贾宝玉见到林黛玉第一句话便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原来是有一段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因缘;读过了也才知道,那个“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极恶读书”竟然是有道理的;读过了才真正知道,林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竟预示着她最终会“泪尽而亡”,薛宝钗的居所“蘅芜苑”居然谐音暗示着“恨无缘”,这就是所谓的“伏线千里”。
一部《红楼梦》翻开随处皆是美景。且不说刘姥姥进大观园,为沉闷的荣国府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让读者忍俊不禁;也不说香菱对月学诗呕心沥血神魂颠倒,最终学有所成令人刮目相看;单是一个桃花飘落黛玉葬花的经典情节,就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首《葬花吟》,可以说是唯美到了极点,让人读来齿颊留香,愁肠百转: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是一座大山,想要翻越它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读懂它的人却比较少。《红楼梦》写的真是曹雪芹的家事吗?脂砚斋到底是谁?后四十回的结局到底如何?这些未解之谜应该是《红楼梦》这座大山上最具神秘色彩的风景,吸引着无数红学家去研究,当然也吸引着我。我愿继续攀登,翻过《红楼梦》这座大山,去欣赏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