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在景德镇。
顶着夏日似火的骄阳,我来到了陶瓷的故乡。为了感受陶瓷工艺的深厚文化,我走入了一家陶瓷作坊。
室内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穿越至古代的错觉。顺着廊道,我来到了制作中心。看到许多游客正在亲手制陶,我也来了兴致,买来一块陶泥,系好围裙,戴上套袖,坐到机器旁,开始着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陶器。
刚上手,我踩着踏板,加入少许水,陶泥在我的手中变换着形状,粗糙的质感覆盖我的掌心,也算有模有样。可是,不多时,我便渐渐失去耐心,为了使陶泥更容易塑形,我又加了水。陶泥像着了魔一般,张牙舞爪地四处乱飞,好像要给我一个下马威。我慌了神,手忙脚乱地停下来,它终于不再发狂。我仍心有余悸,打量这块不安分的陶泥:它已成了一摊稀泥,本就很小的它此刻更是小得可怜。没想到处女作就这么失败,我不禁有些灰心丧气。
此时,身旁的一位老匠人注意到了我,他热情地为我示范:“小丫头,莫着急,制陶是最考验人心性的嘞!”看着他谨慎地加水,好像一个布下大局的棋手,胸有成竹,镇定自若。陶泥在他的手下乖巧听话,任由其摆布,形状变幻有致,令人叹为观止。
我慢慢明白制陶应静心,便谢过老匠人,对之前的陶泥进行二次加工。我模仿着老匠人的样子,踩着踏板,轻柔地抚弄这块陶泥。这次,我小心翼翼地加水,努力做到“增之一分则嫌稀,减之一分则嫌稠”的克制。双手包裹着陶泥,以掌心的温度传递给它重塑的力量,用心赋予它新的形状和生命。渐渐地,我专注地沉浸在制陶的过程中,不再心浮气躁,转而沉心静气。终于,一只小巧玲珑的陶碗慢慢成形,静美地置身于素雅的托盘上。我拭去额头的汗珠,再抬眼向远处望去,只见琳琅满目的陶瓷工艺品静坐在展台上,在柔和的灯光映衬下,显得那样沉稳、静雅、迷人……
收起远望的目光,我凝视着我的小陶碗。仔细想来,人生不也似制陶吗?只有摒弃世俗的杂念,静下心来,在时光的流逝中沉淀自己,才能造就生活中美妙绝伦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