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特制腊鱼
年关未至,腊鱼先行。爷爷的腊鱼,就是家乡的味道。——题记
我爷爷已年近七十,但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么精神抖擞,无论是他种橘子的那身好本事,还是撒网捞鱼亲手制作的美味腊鱼。
这个寒假我们回乡探亲,想着两年不曾回过老家了,能陪着爷爷奶奶一起过年,我们都有些激动。而在我们抵达后的第二天,一心惦记着孙子口味的爷爷又张罗起了做腊鱼的事情。
要做美食,原料不行,一切白塔,爷爷的特制腊鱼,首先就特在原料上。鱼塘是爷爷自己挖的,里面的鱼每天就吃些青草、菜叶帮子什么的,加之只有重要时刻才舍得打鱼,里面十年以上的鱼都不在少数。
腊月二十五,爷爷一大早就起了床,在那拾掇着他的渔网,那可是跟了他差不多二十年的“心头宝”,平时都爱惜的很。爷爷先让我和其它几个兄弟用杆子赶鱼,其实就是用长竹竿在岸边捅来捅去,以达到把鱼都赶到中央的目地,用爷爷的话说,我们这些“娃儿”“最喜欢搞破坏”,所以让我们“大显身手”。在村里,哪家人打鱼都是很重要的事,在我们的敲打嬉笑声中,没一会就不少邻居围了过来。这时,一条十多斤大草鱼被惊到,竟跃出水面,水花溅到了围观的众人,引来一片叫好声。
爷爷见鱼赶的差不多了,提着渔网走到一处岸边,只见他稳稳地站在塘边,左手提着渔网的一侧,右手用力的一抛,哗的一声,浑圆的网罩住了一方水面,很快沉了下去。不一会,爷爷开始收网,随着线的一点点收短,渔网渐渐浮出水面,在场的人心都提了起来。突然,网像被什么扯了一下,溅起一片水花,爷爷眼尖,先发话了:“嗬,好大一条!”众人都沸腾起来了,一旁的姨爹赶紧拿着捞网,全神贯注,随时准备给爷爷助上一臂之力。网一点点被拉上来,水花也溅得愈频繁,终于,一个硕大的草鱼头露了出来了,爷爷又发话了:“嘿,少说十斤!"最终,这条鱼落网了,奶奶拿秤一称,足有十五斤!后面,爷爷又网了好几条大鱼分给了乡亲们,价格也是“看着给”,大过年的,乡里人哪有那么多计较,开心就行了。
后面就是劏鱼了,奶奶把鱼清理得干干净净,大鱼头、鱼杂当晚就打了火锅,宽大的鱼身子沥干水分,再里里外外抹上盐,涂上一些辣椒面,腌制起来。两天后,再穿上扎实的草绳,挂在爷爷家的小火房里,用小火轻烟熏上五天,每天烤火的时候,因为烧的是橘子枝,会有一股淡淡的橘子香。五天后,鱼身半干,鱼色变深,腊鱼熏制就完成了。每次从它旁边走过,我的眼里都像打了镁光灯,就像八辈子没吃过东西的狼。
终于,奶奶可以做腊鱼了。她先把鱼斩成小块,再在温水里泡上十来分钟,清洗干净上面的熏尘,控干水分就可以下锅了。先开小火,下油,再把鱼块轻轻放入,煎至两面微黄,去除水分。放入姜丝、蒜蓉和料酒去腥提味,再放两勺蚝油,加入爷爷特制的稀辣酱和适量清水焖上七八分钟。打开锅盖,抑制不住的诱人香气顿时喷涌而出,让人食指大动。奶奶便急切地喊:“都出来吃饭,盛饭了,鱼要趁热吃啊!”大家便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收拾桌子准备吃饭。
一筷子鱼入口,微辣鲜香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上好的腊鱼,肉质纤维很足,吃起来还很有嚼劲,回味无穷。一盘鱼不一会就被“联合绞杀”了,这还没完,鱼剩下的汁,也是我和妹妹争抢的对象,两勺汁,就能吃碗饭,下饭“神器",当之无愧啊。一盘腊鱼,就在大家的谈笑声中被吃得一干二净。
老家的年,仿佛总要有了这道腊鱼的香味,才变得完满,一丝一缕的鱼香,都是爷爷对我们的爱。
愿爷爷不老,鱼香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