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世上有一些人能与别人一见如故,明明是第一次遇见却总是冥冥中的注定。彼此的喜好与脾气似乎早已了然于心,一个眼神便懂了对方的意思。年27年,王昌龄字自岭南归,后因孟浩然而认识了李白。两人气性相投,一见如故,李白有名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而王昌林则有《巴陵送李十二》。
我有千万思绪交与你,可惜山高路远无法送达你的身边,天上皎洁的月亮啊,可否代劳?希望和煦的晚风载着皎洁的明月一路来到夜郎之西,你所在的地方。
文字情感还不够真切吗?虽然后来王昌林应才子傲放,多遭贬谪,李白却得到赏识。进入翰林院成了当朝红人。
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种情谊,即使你"身上青云路”他“多病故人疏”也不减半分。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深情不过如此。
元白人少年相识,说起来于李王相似,不过元稹和白居易却是一直与对方相伴。最后一同身居高位,元稹与白居易之间有着这样的传奇。
白居易有诗"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而元稹"梦君同游曲江头,……乎惊身在古梁州。”
那是怎样的缘分用心啊!
这样一天白居易与好友出游春光烂漫,眼前的美景让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出差的好友元稹的行程,同样在千里之外的元稹梦到了白居易出游,由是赋诗一首。两人所想所梦丝丝入扣,妙的无以复加了。
想想在你劳累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个朋友关心你,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知己如此,有了他工作时种种不顺心。恐怕在彼此交谈间烟消云散了吧。
还有两人仕途不算平坦,但来后依然能登上高位。原因大概是彼此了。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人多是这样,风光,富贵时是朋友,落魄了就不是了。
而刘禹锡与柳宗元不一样,他们少年得志同享过福,后来永贞革新失败,共获过难。两人一人在柳州,一人在朗州,相隔千里书信相通。十年后两人回京,不足数月,再遭贬谪,只因刘禹锡一句"尽是刘郎去后裁”得罪了权贵。柳宗元一起又被贬,求皇帝自己贬换去了更远的播州,因为他认为刘禹锡上有老下有小。而自己光棍一条,真是令人感动啊!试想下若你犯了错,连累了好友,他非但没有埋怨你,还事事替你着想,希望替你分担,有这样的知己还有什么过多的渴求呢?
朋友啊,就是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动。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的你我心心有灵犀和缘分。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