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秧歌》
几列齐整整的队形。
他们的脚下,可以是广场的石板,可以是路边的方砖,也可以是田野的黄土地。不论在哪,都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豪放。
他们的神情镇静而淡定。紧贴在他们身体两侧的花扇,憨憨的,好像从来不曾舞过。
但是:
听——
先是那锣、鼓、镲敲起来了,大地震起来了,树柏摇起来了,石子跳起来了!紧接着第四个人吹着唢呐加入进来,这才是秧歌手的正餐!他们穿着花红柳绿的大衣动起来了,舞起来了,狂起来了!秧歌手们的服饰十分特别,没有那些少数民族的金银首饰,也不像跳华尔兹的服饰那般庄严沉重,而是朝气蓬勃的五彩缤纷。他们的服装上可能东边绣着一只梅,西边便有一4朵菊,北边是小草般的嫩绿,南边又是松树般的青翠。色彩的搭配也不需要讲究什么,都是随心情配出的丰富饱满的色彩。
无需言语,也用不着指挥,所有秧歌手一拍即合,踏着七彩祥云般的步伐,舞着五颜六色的花扇,听着万紫千红的唢呐,轻松了,释然了,放纵了!这秧歌起源虽不在内蒙古,却被内蒙古的包头人舞出了历史最高的温度。控制身体舞动起来的,再也不是大脑,更不是意识,而是包头人钢水般炽热的血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于草原钢城的包头人,个个都是硬汉。扭秧歌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若不走近细细看看他们的脸,你绝对想不到这些生龙活虎的秧歌手都已经上了岁数。
“嘭!嘭!”忽然,只听见鼓声越发沉重,锣呀、镲呀、唢呐呀都停了下来,场上的秧歌手们也都两两成对,面对面虎视眈眈对视着。“嗒嘟——”唢呐突然又吹得响亮起来,秧歌手们好像被雷打了一般,猛地扬起手臂,抽开花扇,对着自己对面的人又摇又摆、手舞足蹈起来。
这秧歌,使愁眉苦脸的加班族重绽笑颜,使四肢发凉的老人们重感火热,使整个恹恹欲睡的世界再度活力四射。
使人想起: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使人想起: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使人想起:只见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这时唢呐换调,锣鼓的旋律也变得格外昂扬。
容不得拘谨,容不得牵制,容不得凝滞。是爆发出、飞溅出、闪射出的那么一团火!
好一个秧歌!好一个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