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简单,一列而下,灰头土脸。庆阳人简单,日而作,落而息,垦黄土,食土苕。
但,他们只是看起来寻常罢了,其骨子里淌的血,却是细腻的、滚烫的。
没有哪一处造房有开一口新窑这般繁琐。有幸见一孔窑开基地,那窑中一方是靠一家人的肩,一肩一肩担出来的,不能开挖掘机,挖掘机不仅会毁了山体,也把握不好方向和大小。庆阳人总是用双手亲自打造自己的家园。
最精细的是铲窑墙。需得用一把砌刀,沿着整个窑壁细细地磨。常常是古稀的老者,架梯平窑。手稳肩平,目不斜视,一寸寸,一方方,泥平如镜,色润质实。光是铲窑,精细的人家便要上个把月来。
接着是打窑线,开天窗,镶门链子。不论几户几十户人家,只要住在同一片土壁上,打出来的窑线总是高低一致,宛如一支毛笔在土壁上遒劲的一横,从南到北,整齐划一。这细细的一线背后,又是多少庆阳人精又求精、细又求细的裁量与绘制!
现在,你再看那黄土坡上一字排开的窑洞,每一寸窑壁上都记载着主人的掌纹,每一缕墙皮上都依附着户主的呼吸。每一孔窑,都细致地像庆阳人的孩子。那寻常的样貌中,流露出多少震颤人心的用心与烟火气息!
许是窑,才是人世的最佳寓所。
从不窋(姬姓,华夏族,后稷之子、夏朝孔甲时期周部族首领、周朝先祖。编者注)到鞠陶,周道之兴至此而始。无数庆阳人将生命献给身下的黄土,用寸寸血肉颗颗赤心,浇灌出贫瘠中的生命。为什么他们可以?你可见到他们上下求索,精益求精?他们的智慧结合了不输的信仰:寻求更好更安全的生活,创造更美更富足的文化。而他们开出的窑,也真正有别于山洞,他们的精细求索,真正让人类获得“人”的称呼。
“好本业,务稼穑,义盖土窑,精而又细。”
事实如此,窑洞寻常,却是中华文明之源。这使我们不难想到,任何灿烂文明的迸发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精而求精的探索与追求,他们的表现或许稀松平常,但其背后的巨大艰辛、跋涉、创造却是宏大的史诗。
还记得从窑洞中起的共产党人,扫日寇,保华夏,也正是有着庆阳人一样的风骨与精神,在那温热精致的窑中,书写了多少传奇!
精而求精,那窑啊,看似寻常却奇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