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路上。
父亲驱车,在高速路敞阔的车道上,奔驰了两个小时,就回到了那令人神往的村庄。
父亲放慢了车速。我摇下车窗,贪婪地呼吸着大城市空气中没有的草木芬芳,看着那无比亲切的景致。那一株株古木,似乎比上次见时又绿了几分;道路两旁,又开出了无数新的野花。
车停在了家门口。父亲跳下车,望着面前那条平坦的水泥路,眼眸中荡出回忆的波澜,娓娓讲到:“想当年,还没有这条路呢……”
“那时候,这里没有华厦高楼,更没有纵横立交。我和你妈当时过年,只能挤火车。坐到兰溪站,然后转公交,前往西溪汽车站,再乘汽车到诸葛。然后就没车坐了,只能穿行大片田地。田埂泥泞不堪,很难走。总共五里路,常常走得满身污泥。”
难以想象,现在看来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动词“回家”,在那个年代里,有着何等艰辛!
一道苦涩又甜蜜的笑容在父亲脸上一闪而过。父亲接着说:“最有趣的还是当时走亲访友的时候,全家就只有你大伯的一辆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我和你妈,你姑姑,你大伯、伯母,还有你爷爷奶奶,一家七口人,怎么办呢?让你姑姑和奶奶先坐车走,另外几个人步行,你大伯载她们一段路再把她们放下,折返回来接我们过去,你奶奶和姑姑继续走着。依次辗转轮流,才到达目的地”
我不禁一笑,这不就是一道经典数学题吗?原以为是胡扯,原来真有其事,还就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好在,现在政策优化了。通村的柏油路、水泥路都修得很好了,交通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而且我们每家人都拥有了自己的车,在车站的摩肩接踵已成为过去了。”父亲深情的看着那辆他通过自己的奋斗换来的汽车和那条通过广大人民的奋斗修筑的道路,欣慰地说道。
是啊!那高速立交,似巨龙下凡,盘旋在这座城市的上方。这一个个沉睡的村庄,被奋发劳动的热情和锐意改革的号角惊醒。虽在深夜,仍不时有闪耀的车灯和引擎的轰鸣撕开夜幕,那是家乡的血脉在勃动,那是对外开放的河流滚滚奔流。
穿过庭院,走进家门,祖母的笑脸慈蔼依旧。亲朋已然欢聚在桌前,就等我们入席就坐。热菜上桌,灯笼挂起,那四层楼房就为中国年特有的喜庆祥和所笼罩。饭桌上各人把酒言欢,好不热闹。电视机前,春节联欢晚会歌舞升平,喜气洋洋。亲人们谈起这一年,事业有何进步,社会有何发展,无一不是满面春风。
啊,这美好的小康之路,引领着多少百姓,步入富足;引领着整个国家,步入富强!
初一初二,因为疫情原因,走亲访友、聚餐拜年的活动都一律取消,因此格外空闲。好在兰溪市尚无病例,疫情较轻,两个表弟便带着我去村中转悠转悠。不看不知道,一年未见,故乡尽然又有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口旁边,修起了少数民族特色景点“畲园”。有旅游中心,有民族特色建筑,“畲园”旁还有十里樱花,虽然冬季不放,但亦可想初春时节的绚烂。村中还设立了老人服务照料中心和乡村影院,村民们的生活也愈来愈好。遥想几十年前,人们还要跋涉几十里到城市里的医院看病。从前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现今已成为省级示范村了。从前那些在水田里弯腰劳作,以求温饱的劳碌农民,现在个个挺直了腰杆,脸上挂起了自豪的微笑。
我再一次走上那条大路,感慨万千。中国的飞速发展,从我故乡的村庄便可窥见一斑。仅仅是道路得以修缮,得以拓展吗?不,还有一条政策之路,一条改革之路,复兴之路,一条引领着人民全面步入小康的致富致强之路贯穿整片神州大地,向着国富民强,向着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延伸,延伸,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