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漫山遍野的样子真的很美,即使是一个安徽省的一个小镇,破旧的平房上还写着计划生育,那用红色油漆,涂上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已经因为岁月给他的痕迹,而褪色。奶奶过着干农活凄苦的日子。小曼在广播里听着那一首动听的《苔》,格外的悠远,又绵长。是回忆,也是爱的力量。
一个叫做陆长歌的女孩,在嘉兴这个美丽的城市长大,而她总会想起那个大山里的女孩——一群初中生来到了这个安徽省的小镇,他们刚来时,便在感叹,围绕着大山的雾,真美呀!在大山里尽情的歌唱,那一首《稻香》。小曼坐在床边唱着一首简单的《苔》。这像是命运的安排,热爱音乐的人总会吸引到对方。小曼听到了他们的歌声,她探出头去寻找,小曼来到了他们的身边。悄悄的地看着他们,小曼热爱音乐也喜欢弹吉他。可是家境贫困的她并不能买得起吉他。谁都会因为被别人所关怀,关爱而自卑,他们会认为他们是贫苦的,贫困的。他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尊严。可是那一片菊花就像是那最后一根稻草,那群初中生握住了它,也让小曼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我总是记忆犹新,那三个画面。看到画面时总会流泪。影片最开头,小曼坐在床边,唱着那首《苔》的时候,我不以为然。歌词是这样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可是当我看第2遍的时候,我却流泪了。是什么?我从她的歌声中看出了向往和渴望。可是小曼该怎么办呢?就算是那首《苔》,也只不过是她在广播里听到的罢了。也许我不明白,他们的痛苦。可是这不更是在呼唤,让我们去关爱他们,保护他们吗?她让我看到了热爱和光芒。
之后便是奶奶,也许是因为我也和奶奶生活,心情更是澎湃。更多的是感动与爱。我见识过,在夏天里努力干活的农民,我知道那有多累。脸上布满汗珠,背和T恤紧贴着印出了那些人的苍老和劳累。可是当小曼在剪吉他,唱着歌的时候。奶奶的询问,她早已下定决心要为孙女儿买一把吉他。奶奶干活已经很累了,可是依然选择每天都要到山上,到树林里捡柴火,卖柴火。她背着柴火一家一家的地敲门。可是没有人开门,奶奶很累但却坚持。也许我明白是什么,让奶奶如此的坚持,是爱,是对孙女的疼爱,是亲人之间的爱。也许也是亏欠和抱歉。我们真的要选择用最好的方式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幕不是奶奶给高中生钱要给孙女儿买“吉娃娃”的时候,也不是高中生为他们制作菊花茶,卖菊花茶,送菊花茶的时候。而是,而是那一串字幕出现的时候——“本次活动得到同学和家长的极力支持,短短两天,‘小曼家的茶’,在朋友圈成交量达到576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爱意。影片结束,不是悲惨的结局,是小曼完成了她的愿望,拥有了一把自己的吉他。每个人都有着笑容,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孙女,而那群初中生,用他们独特的方法,帮助了小曼。
泪水不能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好,他发泄了一个人的情绪。也让这个作品有了那打动人的最佳表现。
而那群初中生,也因为那个艺术节那次徽乡行,那首改编过的《春风十里》,有了一段深刻的回忆。他们说他们执着于徽乡行。生活常常会展示它冰冷的一面。但是他们愿意做,带给世界温暖和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