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心,钝于形
信息时代,日新月异。我们既要具有“敏感”,对新事物有广泛社会认知,与时代同呼吸;又要拥有“钝感”,在快节奏的现实社会中步履更加坚定,不至于沦陷了自己的心灵。
当今社会,我们要学会敏感处世。桃花源终究是一方幻想──没有不断进展的科技,何来衣食无忧,国泰民安,文化兴旺;没有日益精准的教学,怎有人民各自知廉知耻,勤于本分,安居乐业?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更应敢于挑起兴国的重担,熟悉新事物,创造新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对社会现象和新事物的敏感,丰富社会阅历,了解家国大事,与时代同呼吸,不在社会潮流中落伍。世界永恒的是运动,只有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于世。
不言而喻,敏锐必不可少。但,过犹不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一代代人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敏捷。可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天下万事,我们不可能全都了解、更不论全部思索参透;信息社会良莠不齐,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我们不能每个网站都点进去看看,要学会抵制诱惑,克制自我。钝感不是迟钝,而是理智排除外界纷扰。在强加的学习任务中度过童年不如让“田野泥巴”成为孩子人生的起跑线;空有“见多识广”的“博才”不如踏实专注地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始终迎风疾跑永远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细微之美,也正是恰到好处的钝感成就了人生的自由和洒脱。
敏感与钝感并不矛盾,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敏于心,钝于形。所谓大智若愚,便是眼观社会万象,却能气定神闲。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农村人中有些保守派不愿跟进时代脚步,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要勉励他们更加敏锐地感知社会;而在大城市,大都是信息土著,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也应规劝他们学会保持一种对社会的钝感,学会不焦虑、不浮躁,放慢脚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花花草草”,而非一味追求那看似充实实则麻木的生活。我们要学会平衡敏感与钝感,学会以中庸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世界。
一分好奇,一分淡薄,方有两分理性;一分敏锐,一分收纳,才得两分从容。敏感与钝感,只有当两者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达到有机结合,人才能保持专注,提高效率,社会才有源头活水,更能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