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浓情五月里,思念悠远情依依。端午节有四宝,屈原、艾草、粽子、赛龙舟。
(一)屈原
人间五月,人们纷纷书写纪念屈原的诗章。这些原汁原味的刚强正茁壮着中华民族的脊梁。
端午优雅从容地走来,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却一切尽收眼底。她像个儒雅长者,从历史深处,从亲情深处,从岁月慢悠悠的间隙中徐徐飘来,左顾右盼。
我瞥见屈原身影。宁折不弯遭受流放的楚大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从此忠臣噤声小人快意,家国无宁,梁摧厦倾。从此,伟大的民族有了一个节日,以食为天的人们开始了思考。
(二)艾草
五月的故乡,艾草青翠芳香,又登上千家万户门扉,这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流淌。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艾草,插于门楣上。端午时节,每天出来进去都能闻到一股艾草的清香。艾草的气息仿佛让我闻到了一种家乡的味道,想起了端午节。
记得小时候,一到五月端午那天,奶奶天不亮就起来,她窸窸窣窣地穿上衣服,将头天准备好的略微有点打蔫的艾草拿起来,走到街门口插入香炉内,一边两枝,又在窗棂上也绑上一束,立时一股青草的气息弥散开来。此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太阳尚未升起,这种起五更插艾草的感觉,充满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非常具有仪式感。加上“辟邪”的说法,让我惴惴地有点小紧张,好像外面有一只怪兽蹲伏着,就等着被艾草吓跑。艾草虽曰草,却并不低矮偃伏,而是高高大大的,有灌木的威势,羽状分裂的齿形叶子,参差错落地在桔梗上伸展,那是家乡的景色,家乡的味道。
(三)粽子
五月的粽子又在奶奶手里长大,与糯米大枣花生一起葱茏了故乡。
丝丝缕缕的粽香从袅袅升腾的水汽中,从半开半掩的大门后渗透出来,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郁,汇成溪,汇成河,直流到你内心最隐秘的角落……
记忆中,包粽子大都用箬叶,林间岩旁大把大把采来,叶片比成人巴掌宽而长,泛着青玉光泽,清水荡涤备用。家中已泡发好糯米、花生、红豆等,并搅拌均匀。只见能干的奶奶和姑婆们洗净手,围拢到桌边,说说笑笑开始包粽子了。但见她们抽出一片两片粽叶往正中一交叉,圈成漏斗样,放进左手不松不紧地握成近乎三角柱形,右手用汤匙舀进一勺拌好的馅料,筷子夹入一片肉,再加上馅料压实。大拇指和食指迅速将两边折角拗紧,用长席草或塑料线紧紧缠绕几圈,打上活结,一个圆厚丰满的粽子就大功告成。大人们手指左右翻飞,小半天就包好一大盆。我们这些孩子欢快地在旁边数数。
大灶上的水早已滚开,放入粽子盖上锅盖,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咕噜嘟噜煮上一个多小时。慢慢地,空气中突然透出米酒刚出酒娘时的甜香,带着屋前桃花扑哧一笑的美妙,不禁翕动鼻翼凑上前去。揭开锅盖,朦胧可见青玉的粽叶已褪成黄绿,被撑得腰圆肚肥,甚至咧嘴痴笑。
(四)赛龙舟
窗外,又传来隐隐约约的“咚咚”声,不用猜,又是安康汉江里,一帮精壮的汉子,在进行龙舟训练。
哦,端午节真的很近了。吃着粽子,听着龙舟鼓,不正是“玉粽袭香千舸竞”的热闹景象么?对我而言,端午节意味着粽子和赛龙舟。粽子要一个人吃才美味,而看龙舟,当然是人越多越好。我喜欢热闹的赛龙舟,奶奶就领着我早早占据了有利的高处。
对于喜爱划龙舟的人来说,端午节就是赛龙夺锦。那整齐划一的桨叶上下翻飞,那响彻两岸的呐喊助威声,那你争我夺的激烈的场面,充溢着雄性味道。在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催促下,每个观众都很兴奋,恨不得跳上龙舟参与其中。
端午的粽香,源远流长;端午的艾香,沁人芬芳;端午的回忆,溢满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