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人类的初二优秀作文
小编:欢迎阅读与支持,如果喜欢记得常来!内容简介:自从《2012》这部灾难片公之于众以来,许多人开始关注起我们人类的未来:我们会有一天不得不迎接全人类... 觉得不错就继续看完以所有内容吧!
以下是由作文网小编推荐的《围绕人类的初二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交流!
【一】:什么会灭绝人类(初二作文)
自从《2012》这部灾难片公之于众以来,许多人开始关注起我们人类的未来:我们会有一天不得不迎接全人类的终结吗?我们会遭遇什么灭顶之灾?
有人说,天灾,比如地震海啸,或者夸张一些,小行星撞击地球什么的,可能是我们的末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可能性比彩票中头奖还要低,估计天灾到来前我们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这一假说暂且不提。也有人说,机器人将终结我们的未来。仔细想来,人工智能现在发展迅猛,连世界顶级围棋高手都不敌AlphaGo,可见人工智能已经有超越人类智慧的趋势了,是不是也有可能聪明的机器人反抗人类呢?实则不然。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拥有自我意识,它们也不过是一个个程序模块组装而成的,我相信人类程序员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能力与反叛的人工智能对抗,再不济切断电源,无论如何也可以更胜一筹,人工智能灭绝人类就成了天方夜谭。
那么,到底是什么比上述二者更有可能使人类灭绝呢?我觉得答案在于人本身。人如果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人类特有的两种属性那么人不仅变得与动物、计算机无异,而且还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有人会问,价值观不是个人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吗,怎么和人类命运挂钩了呢?没错,一个人的价值观只能决定个人的成败,但如果是一个小团体呢?那么就是一个团队的命运。如果我们把小团体扩大、再扩大,大到容纳全部人类,那么可想而知,全世界的价值观足以决定人类的命运了。若是如商朝般饮酒为乐,举国上下沉迷酒宴,那么这个国家国力将衰亡,亡国之灾也即将降临。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对于世界的态度与自身的办事方法,一整个群体的价值观决定了群体处理事件的模式,一个世界的价值观则决定了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现在的人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很多人变得极度理性,凡事都追求最优解,把一切都物化,像一个只会执行程序,每走一步都要求自己向最终胜利逼进的AlphaGo;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开始变得极度盲从,网络上说什么就听什么,大家喊着爱国他们就跟着喊,大家痛斥一个明星他们也跟着骂,就如一个盲目的、只有人输入指令才会运行的算法程序。极度理性和极度盲从,这都是计算机的运行模式,人们显然是把人类本身的价值观给舍弃了。不要以为无伤大雅,极度理性会使人类丧失人性,整个社会都将变得以利益为上,人性的丧失几乎等同于人类灭绝;极度盲从会丧失人类思想的多样性,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各种哲学理论都将化为乌有,一旦有一个错误的思想出现并成为主流,那么人类的噩梦就从此开始了。
而同情心,可想而知,没有了同情心的社会将有多可怕,更不要说没有同情心的世界了。现代人对于陌生人的关怀已大不如前,大家如同计算机一样,执行自己的日常任务,其他人都不需要自己的关注。当然,也许是人们听闻了太多太多利用同情心诈骗的事了,以至于为了自保而抛弃了同情心,所以才有路人昏倒无人扶、孤寡老人守空房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世界的人都没有了同情心会怎么样呢?二战的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便是没有同情心的体现。若是那些刽子手还有一丁点儿的同情心,他们怎么忍心把枪口对准无辜的平民?那些战犯的说辞是,我只是执行任务。当一个人把自己当作杀人的机器时,他便是人类历史上的十恶不赦的罪犯了。现在科技实在是太发达,武器实在太精良,如果世界上出现第二个希特勒,那么人类离灭绝就不远了。而这场灭绝的罪魁祸首,正是丧失了同情心、成为机器人的人类自己。
所以,依我拙见,人类如果像机器人一样思考,那么人类在精神与肉体上都会经历灭绝。我们不怕天灾,我们的科技足以抵御;我们不怕人工智能的反叛,在此之前我们已有万全的准备。我们应当也必须会害怕的,是丧失人类价值观与同情心的人类自己。历史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怎么能重蹈覆辙!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网络上开始有人呼吁大家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思想,社会在大力宣传助人为乐,联合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鼓励人类互相同情,维护世界和平。从长远来看,人类的思想还不完全计算机化,我们离因内讧而灭绝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减小。但愿我们不会变成只会执行任务而毫无人性的计算机,在有生之年不会亲眼目睹人类的灭绝。
【二】:人类的错(初二作文)
若万物皆错,则人最邪恶。
题记
从远古至今,人类不知犯了多少的错误,而且还知错不改,明知故犯。
溺爱是人类的错。现在的犯罪率越来越高,其中的犯罪分子有一半左右是青少年,这就是父母溺爱的结果,既然选择了生育孩子,那么他们就必须抚养好这个孩子,不能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古板是人类的错。随着现代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一些人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不懂现代科技还不让后代去学习、去认识科技,用古老的观念打压着下一代。
浪费是人类的错。树木的砍伐利用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水资源的应用使人类放松、洁净。但人们却还不满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过度地使用水,砍伐树木,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
享受是人类的错。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或许,人生就是一个苦修的过程,不在乎结果是什么,也不必去在乎,因为这个过程已经体现了我们的.意义。人不应该去享受,若一味地享受,最终你的人生只能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懒”。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情地张扬,尽情地歌唱。
人,在某方面确实是错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了,及早醒悟吧还地球“自然”。
【三】:人性是人类唯一可以坚守的高地(初二作文)
自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代表以来,人工智能便引发了无数人对它的担忧。我们害怕冰冷的机器成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其实,我们更应该害怕人类失去人性沦为机器的一天。
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时代,高度科技含量融入生活已成为一个21世纪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但一切正如库克所担心的那样,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正悄然吞噬我们的灵魂。2014年,滴滴打车开始火遍北山广,通过网络一一匹配的专车接送改变了以往在路边摆手叫车的模式,等车时间与地点不再盲不可寻,一切以高精度数据连接为前提。因此,几次简单的触屏打破了道旁苦等的期待与守候,导致在用车人群中,出现了一条以能否善于运用现代科技为标准的分界线。在大多数人享受方便的同时,另一部分人正在被拒载,而那些更需要租车服务却不懂如何使用APP的中老年人被社会遗忘。司机的舍近求远与乘客的欲求不得是科技凌驾于人性之上的具体表现。
类似的,前几年谷歌研发出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其核心功能可以对所有交通事故分写学习,以便在遭遇意外事故时做出最优选择。然而它在法律和社会上被完全否决,这并非是由于它的技术不够成熟先进,而是因为它自始至终都在模仿人类的道德、情感上的判断,却没有自己的。机器无法决断也无法承担伦理问题。我很高兴今后不会出现有人在交通意外事故中受伤却无人犯罪的情况。从中可见,AI无论如何只能也无法超越人性,那种在数万年历史长河中,在生命与生命的交互下产生的最原始的同情心、奉献精神、善良还有爱。
若把人工智能当做未来潜在的“种族”,我们所独有的且最为宝贵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超越理性的关怀和精神修为。有了这一层光环,人类会在成年完全独立后继续关切自己的父母,甚至反过来赡养他们;有了这一层光环,战场上扫荡着的士兵会对藏在尸体堆中的残兵视而不见,让他的父母亲还能保有一个儿子;有了这一层光环,一个陌生人会对另一个突然倒地的陌生人立即施行频率大于每分钟一百二十次的心肺复苏术,救活一条生命后也只是含笑离开。
著名的铁轨问题,在一列火车行驶的轨道上绑着五个人,唯一一条变轨上绑着一个人,作为操作着来不及停下的火车的司机,人工智能的选择多半是尽可能保全五个人的生命,但是,这个选择的实质是谋杀了另一个人的生命。可生命不能用数量衡量!从人的角度看,即使无力拯救五人,也不能为此剥夺一人生的权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工智能以数据填充自身,人类用人性坚守心中的道德与正义。
价值观、同情心与全局思维是人类进化至今最伟大的精神器官,一旦选择摒弃它们就等于开上重返类人猿的倒车路。我们唯有秉持人性,保有真善美的初心,才能打消对科技进步的某些疑虑,在缀满玫瑰与橄榄枝的道路上拓步前行。
【四】:人类:感性的计算机(初二作文)
库克似乎并不担心人工智能研究者所说的“奇点”之到来。对于创造新物种的企愿毕竟是刻入基因序列中的,潘多拉魔盒迟早会开,而经由人类这并不完美的造物之手诞生的、可机会趋近完美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的思维极限,或拥有与人相近的思维模式,如今的我们并不知晓。
在对于可能成为“弑父者”的计算机面前,人类抱持的感情除了期待、恐惧以外,或许还有一股优越感。他们坚信,即使意识这个最后的大关在未来也被攻破,感性赠与人的价值观、共情能力依然独一无二。
作为银河系第二旋臂某行星上唯一已知的智慧物种,人类的本质说到底不过是不断精确复制、时有错误发生的一团信息流。在有机生命这个载体上,无论具体代码风格和使用算法有何种差异,究极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人类”及其基因组的永恒存续。四十亿年的重奏中,似乎很难想象,意识这样复杂的东西是如何在简单而机械的自发化学反应中诞生的从海底热泉口聚聚散散的核酸到自由穿行漫步整个星球的复杂生命体,或者说从简单易懂的几行代码跨越至精巧庞杂的大型程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与计算机,本质是相同的。
在人自身的认知里,区分人与计算机的重要判定条件,是“感性”的存在。感性从属于意识,可以被解构为众多概念的集合体,包括理性、共情、审美等。之所以现存人工智能仍不可称完美,除了缺少自我意识以外,没有感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意识,人在进化层面不如高速繁殖的细菌成功;如果没有感性,人和其他拥有简单智力的动物没有区别;如果没有创造力,人无法在诸多社会性高智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创造“文明”的物种。
尽管很残酷的是,利他主义行为也不过源于基因突变,偶然成分很大,但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的霸权也正来源于这小小的意外。我们制造计算机最初是为了简化工作提高效率,现在它却成了人通往成为“创世神”之路的捷径。路上是福是祸,不得而知。人类如果要与这不可观测的未来抗争,创造力是矛,而感性是盾。创造给人存续的动力,感性给人以存续的可能。创造力缺乏,文明止步不前;感性消亡。文明土崩瓦解。而创造力在失去感性的情况下,则会变成使用“贪心算法”追求最优解的简单程序,在可视范围内夺取最大利益,但不可持续,终将引来融毁式的灭亡。
回到本质来说,人到底是什么?
薛定谔认为人是负熵集合体。道金斯认为人是基因操作的生存机器。林奈对人科人属智人种的唯一描述是一句拉丁文:“人,认识你自己!”
人类,感性的计算机,今日我如此定义。同样是信息的载体和处理中枢,同样使用大量算法抵达追求的最优解。但人拥有了感性,于是开始探求与基因代码不同的解法。人抵抗了“命运”,人便有了自我,人于是要创造。
在某个偶然的复制错误后,他从蒙昧中苏醒,他的眼直视未来。他不再囿于基因单调疯狂的复制、转录,他不再是蛋白质与核酸搭筑的漂亮模型。
他是人类。
他是我们。
【五】:假如计算机取代了人类(初二作文)
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又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福音。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人工智能”,这种新型的高科技产品实际上是一种趋向于人类思维模式的计算机。
对于“人工智能”的问世,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计算机已经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效率,连思维模式也在向人类靠近,那它或许会在将来显示出超越人类的优势;由此看来,如果计算机真的取代了人类,会发生些什么呢?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以机器人向人类发动战争为素材的科幻电影。实际上,这些导演在脑中构想出“机器人世纪大战”是出于对机器人这个“外来物种”的恐惧罢了。我想,计算机有了人类的思维,那它顶多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类;既然都是同一物种,我们就能够和谐共处。
假如计算机取代了人类,会怎么样?对于这个假设,我认为它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计算机变成了人,二是人变成了计算机。
假如计算机变成了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倒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让计算机取代。那样就没必要让人来做这么辛苦的工作;让机器人来教书,它会永远保持一颗耐心,也不知道疲倦。并且,它的头脑中装着“百科全书”,没有任何一个人类教师能比它更渊博吧。除此之外,机器人应用在其他领域也是十分可取的。
我并不担心以上这一情况,我更担心假如人变成计算机,那就可怕了。这样一来,人的思维模式就变得机械化、模板化。学生做考试题,其实就是把思维模式化的一种体现。答数学题时,总是有固定的“套路”可以找到。就算是语文学科,也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灵活多变,它也有规律可循;先答手法,再答表现效果,最后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熟烂于心的吧。
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深有体会,有许多话想说。我热爱文学,也热爱写作,这种热情在我高中时代变得愈加强烈了。可对于语文,我却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因为我在作文格子中所表达的观点,流露的感情总是被分数衡量。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的思想受到了一定束缚,不能自由的发散出去。如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自我探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区别于语文,文学总让我感到愉悦。学习文学,我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取得素材。从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到观察教室中同学的行为举止;从观察自然万物,到观察人文社会,我乐在其中。我想,这便是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吧。程朱理学主张探索外物获得真知,而陆王心学主张内省获得良知,不都是说要通过亲身探索获取知识吗?
切勿使我们的思维机械化。人类拥有其独特的思维能力,是任何其他外物都学不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这份独特的才能,给予思想自由广阔的空间,而不是把它禁锢在牢笼之中。
假如计算机变成了人,这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倘若人类变成了计算机,被它所利用,就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好了,这就是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围绕人类的初二优秀作文》,感谢阅读!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