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在《门前》里写道: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种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静是能量,与浮躁刚好相反。著名情感专家素黑说,不用说什么,光是一起静静地走路,已经很疗愈,心里踏实很多。把自己解放出来,处于一种沉静坦然的状态,才能还原最好的自我,为自己带来美好的温度吧。
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妈骑电动车载我去走访亲戚。途中要经过一段铁路,路上的沙子十分湿滑,电动车打滑侧翻。突如其来的事故让我着实吓了一跳。我靠着最后那点理智扶着妈妈到路边坐下,她的情况看起来很糟糕。妈妈催我先自己走去亲戚家,她会让爸爸来接她。那年胆小怕事,也没什么经验,心里只有一种冲动。
“不,妈,我陪着你,等爸爸来了我们一起走。”
炎热的夏季,周遭一片寂静,只有热浪拂面。我一直站在妈妈身边,好久好久,偶尔给她扇扇风。最后爸爸赶来了,我对他说:“妈妈遇上这种事肯定有些紧张,自己一个人也必定不好受,我陪在那儿,虽说不上什么话,但至少能给她一点力量。”这件事发生过后两天,妈妈告诉我,那次我在路边陪了她那么久,她永远都不会忘记,虽然我当时只是安静地陪着,话语极少极少,但那份默默陪伴的静能量还是给了她无尽的安慰。
静能量是无穷的。在静默中,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正如我和妈妈。静能量也是心灵的独白。在哪里能寻得心灵的一份宁静与安适?我想读书是再好不过的了。
找把凳子,找本心爱的书,就可以自由翻看了。没有世俗杂事的纠结与羁绊,只有单纯的心与安静的环境。读书需要安静与耐心,躁动的心是阅读的死敌。只有撇开那些干扰人的事、人,才能真正进入书的世界,触摸到文章的灵魂。这时候,你才感到读书的美妙,才感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古今成大器者也如读书这般吧。“静”在中国古人看来,常是这两句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古人修身静气集大成,古之先贤早有体悟。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牢牢抓住每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在静默中领悟,在静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