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翠绿的枝条,还是雪白的柳絮,柳都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视觉上如此,精神上亦是如此。
柳有“留”之意。“柳”与“留”谐音,随风起舞的柳枝更是有依依惜别之意。也正是因为如此,柳才被历代文人骚客写进那无数的诗词歌赋之中。从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那“万条垂下绿丝绦”,从前秦直至盛唐,对柳的抒写就从未停止。甚至到了晚清,还有那“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的佳句。当友人西出阳关之时,又怎能不在那绿柳之下,饮一杯饯别之酒?勉励之意,豪言壮语,在柳荫下一饮而尽,又何须多言?笑谈古今,是非自有后人。数年之后,两位老者或许会在当初的柳下相聚,忆起当年,又多了几分沉稳。青山依旧,柳尤长青,怎能不给物是人非带来无尽的感慨?这一切,触景生情,皆起于柳。
柳有的不只是依依惜别的儿女情长,更兼具了那屹立天地的顽强坚毅。
柳是砍不倒的。任你如何摧残,总能再萌发新枝,郁郁葱葱,伐而不尽,用而不竭,永远以顽强的生命力立于世间;任你是怎样的风吹雨打,都能在饱受挫折后屹立不倒,重新焕发生机。《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看到那风霜雪雨之后的柳,怎能不让人想起那不屈不挠的刑天。刑天以精神屹立不倒,柳以顽强获得重生。这样的勇气和毅力,是柳独有的品质。也正因为如此,柳才会被更多的人铭记、赞美,流传千古。
柳是友人送别之物,它以惜别长存万卷丹书;柳是顽强坚毅之魂,它以顽强挺立沧海桑田。柳,用眼看,会很美;用心看,是又一种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