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热”

2022-03-02 12:01:47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热”作文1000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惜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的地位可谓是每况愈下。直至现如今,城市的广场大街早已难觅中华文化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艳丽霓虹灯上书写的英文字母,这些“西洋文化”肆无忌惮的在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横行。

突然有人蓦然回首瞥见中华文化的一缕残影,发现传统文化的美,于是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自然是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欣慰,华夏文明之美终究还是被后人发现,细细品味。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汉服也慢慢流行起来,一些年轻人身着汉服出门逛街,引来众人争议。有赞同的,也有质疑的。“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这句话却也有几分道理。但客观来说,汉服并不适合作为日常着装。首先它很贵,一套汉服的价格保守估计两三千,这个数目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得起。其次,它穿戴很麻烦,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年代,汉服似乎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不是不能穿汉服。而我的意思是可以重大节日的时候再穿,比如中秋节穿上汉服静坐月下与家人一起赏月,与古人一同细品“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哲理。可以春节再穿,为家中的年味添几笔色彩。盛大的节日穿来庆祝总比着急上班上学拖着及地的汉服赶公交,地铁更有意义。因此,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热”不想“凉”的那么快的话,还需做到实事求是。

有时在街上遇到了外教老师,他兴奋地指着街上的一个泡沫门问,“Is that Chinese culture?”(这是中国文化吗?)我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哑然失笑。那是一个用泡沫板简单拼装起来的门,看得出来,设计者是想做一个仿古的红柱灰瓦门。但他似乎简单得有些怪异了,本应细细雕花的瓦砖变成了泡沫板上一个不清晰的图案,本应栩栩如生的龙也只是变成了一张贴在泡沫板上的纸,刻意仿古的泡沫纸上还写着“满80送鸡蛋”。看得出来,这应该是商家为了引起消费者侧目的广告牌。

那是中国文化吗?我微启唇瓣,半天做不出声。良久,我才轻轻说了一个单词:“Maybe。”(可能吧)外教好笑地看了我一眼,心里也许在好奇为什么一个中国人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认识。我哪里不认识呢?我自是认识的,不光认识,我爱我们的文化,我爱它的一笔一画,爱它跟我提到举箸的礼仪,提到唐诗宋词的韵律。而面对一扇这样的泡沫门,我真不愿意承认它是传统文化的衍生。所有应该用时间细细打磨的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急功近利,没有灵魂,毫无美感可言。

“传统文化热”或许是件好事,但它依旧可能变成一件坏事。当一件事物开始流行,必定有人开始追捧,有商家开始盯上,而传统文化变成了一种吸睛的道具,一种迎合“要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利器。只记得孔子有言,却忘了孔子为何言,只记得的国人应着汉服,却不曾知汉服之礼,礼仪背后究竟隐藏了先贤对后世怎样的期望,那么,“传统文化热”是可悲的,因为他只有形,而失了灵魂。

作为一名青少年,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热”,避免追求时尚而随波逐流,而应深究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品味传统文化之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泱泱大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普天之下,皆“汉土”。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热”作文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