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年味作文800字初三
年味儿之路
王宇轩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大红灯笼挂在路两旁,邻居家菜肴香飘四溢,我家也踏上了年味儿之路。
每逢过年妈妈都会在家里忙碌着,就像是有分身术一样,一会儿从那里钻出来,一会儿从这里钻出来。看着妈妈忙得不亦乐乎,我也主动帮妈妈分担了一些家务。说做就做,我拿起一张凳子,往上一踩,拿起抹布对着玻璃就是擦,玻璃上的灰尘有的随风而去,有的沾在抹布上不得动弹,顿时玻璃变得一尘不染,成就感油然而生,然而我发现自己越擦越脏。正当我绞尽脑汁,苦想办法时,猛的想起妈妈擦玻璃的样子,先用抹布擦一遍,再用报纸擦一遍,超级干净。我便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不一会儿玻璃变得焕然一新了。虽说手有点酸,而且还忙了一下午,但心里甜滋滋的。可能这也是一种年味,劳动的味道。
最有趣的就是贴春联了。据说贴春联一是为了辞旧迎新,增加节日喜庆热闹的氛围。二是为了辟邪,吓走妖魔鬼怪。相传古代的对联都是桃木的,也就是说的“桃符”,这种符能够消灭妖魔鬼怪,后来经过演变,桃符演变成现在的对联,其符的底是红色的,主要因为红色能起到一些辟邪的作用。所以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儿。听爸爸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从而贴福字寓意着“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所以我和老爸在门口贴成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这也是一种年味,传统的味道。
贴完春联儿就该吃着团圆饭看春晚了。团圆饭也很有讲究:鱼代表着年年有余,而饺子就代表着招财进宝,团团圆圆。大人们边吃边聊,聊聊今年发生的各种趣事,我呢?则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感受着充满了整个屋子的年的味道。
年味儿,不单单只是吃喝上面的味道,过年前的习俗,过年时的团圆饭,还有那蕴含着浓浓的亲情与爱!
篇二:年味作文800字初三
不一样的年味
王维
眨眼间,一年过去了,伴随着虎年的到来,年味再次悄然而至,但今年却变得不同。
往年过年时,街上早已是灯红柳绿,路灯上都衬着那大红灯笼,就像给小女孩的脸上打上了喜庆的腮红。不论望向哪里,大大小小的店铺都关了门,但门脸却被一丝不苟地打扫干净了,贴上了春联与福字。街上的人们也提着礼品,挂着笑容,一颠儿一颠儿地跑回家。有些较小的女孩,扎着两个丸子头,系着两个红头绳,穿着一身红衣服,这些小孩子在街上堪称大街上的“红丝带”。最令人激动的还是那鞭炮声,孩子们一听到这“新年的钟声”就不由得激动起来。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始跳跃,每一个神经都在舞动。孩子们不由得喊上了一句“过年了!”
可今年路上不曾留下红灯笼的身影,门脸上的春联也是时有时无,大街上的人们也是慢悠悠地散着步,就连春节的喜悦都催不上。为了安全环保,鞭炮也不再出现,放一次就和警察局有缘了。唯独那朝阳大街上挂着点儿灯笼,商场的外表上还挂点彩头,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吐槽着今年的年味儿都去哪儿了?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爸爸小时候过年时买身新衣服就能高兴个两三天了!”。
“正所谓辞旧迎新,到过年从头到脚都要换成新的呢!”妈妈应和道。
“小时候向长辈要红包都要跪下拜年的!”爸爸强调又强调。
“不像现在发个红包,只要动动手机就行了,一点仪式感都没有!”爸妈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谈得不亦乐乎。
“爸爸小时候过年什么舞狮子呀,逛庙会呀,踩高跷啊,放鞭炮啊,要多热闹就多热闹!”。
妈妈紧接着讲:“我小时候还有文艺演出和唱戏的环节,而且到了初二的时候,亲戚朋友就三五成群的一家家去串门拜年”。听爸爸妈妈讲,过年时巷子里有满地的红艳的爆竹纸皮。每家每户都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比现在要热闹100倍。听到这里,我也不禁想问一句:年味儿都去哪儿了?
原来今年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冬奥。大年初四,冬奥会正式开始,人们的运动热情一下子被激起,滑雪场里布满了人影,人人笑容满面,在洁白的冰雪赛道上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欢乐。甚至在个别地区的公交车上也都已经安装上了滑雪板专用放置箱。高铁上带滑雪板的乘客已经不下20个,看得出冬奥会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激情与欢乐,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年味儿。
新冠让年味变淡了,但冬奥的到来让年味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希望在冬奥会上,中国能再创奇迹!
篇三:年味作文800字初三
家乡的糍粑
朱瀚麟
年味,是烙印在每个人心中的一种记忆,或是一份亲情,或是一样美食,而我的年味,不过是一块小小的糍粑。
无论是在父亲家,还是在母亲家,都是不会吃饺子的,我们的习俗是吃糍粑。在没有糍粑的年中,我品不到年味。
世人皆知糍粑难写,却不知糍粑香甜,那种甜,言语处,早已沁入心间。
小时候,最爱干的事就是在作坊旁边窥视过程,繁琐而忙碌的工序,总能让我目不转睛地看上几个小时。
制作之初,以糯米合成的面团,整团整团的置于蒸笼内,蒸笼上细细的水珠,宛若古人所吟“沾衣欲湿杏花雨”,浅浅的附着上面,当糯米的清香已经按捺不住地溢出房间时,差不多就可以出笼了。
比盆大的糯米面团松松软软地趴在石墩上,等着忙工的师傅取来木质的大锤,再让一人在一旁细细揉捏。大锤起起落落,在香气四溢的小作坊中,只能看到晃动间留下的残影,一下下地击打着糯米团,犹如踏在青石板上清脆的马蹄声。糍粑须反复击打直至两个小时后,方初具雏形,即可步入下一道工序。
用米、花生、芝麻等等食材,先是翻炒至熟,再蜂拥倒入石磨以手工细磨成粉,用不同的食材调配出不同的味道,作坊内也总是着了雾般朦胧,调皮似地为这调料笼上一层面纱,总让我无缘看见这最终的成果。
当我在看到时,就看见师傅把糯米面团分成大小不一的小面团,经过作坊人洗的白白净净的双手,匀称地贴在盘中,回笼再蒸。
等到一笼热气腾腾的糍粑出现在众人面前,年,才算真正有了年味。
这软软糯糯的糍粑,足以抚慰一年风尘奔波的人,以及远行的归乡客。它是我们这个家庭,每年不变的常客。细细端详这糍粑的外形,白净柔软,如刚出生的婴儿般白嫩,又有少许黑芝麻点缀,口感软而黏,香而甜,甚至能拉出细细的丝来,一入口中,已觉甜香入胃矣。
那时,不过纯粹把它当成一种美食罢了,曾以杂诗一首以叙之:
千锤百炼功夫深,
修成金玉太销魂。
纵然使得香软糯,
终是糯粉白米身。
可如今想来,它真的只是一味美食吗?
2019年的那个春节,时因疫情,我没能回到故乡,自然也没能再次尝到糍粑的味道,只能一边苦笑地看着锅中的饺子谁主沉浮,一边怀念着糍粑的滋味。
若以此论之,年是有味的,应是,这糍粑的味道。
这香甜,是年的团圆;这甜蜜,是年的滋味;这细丝,便是那难以忘怀的亲情……
时隔一年,再逢春节,这次,我如愿以偿地重温了糍粑的滋味,当我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尝上第一口糍粑时,我意识到,年味,就在眼前……
篇四:年味作文800字初三
不变的年味
郭梓萌
“年味”一词早早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就与噼里啪啦红彤彤的鞭炮有了联系。只有在过年时放鞭炮放烟花,才有过年的气氛。可随着环境的污染,国家不再允许放烟花,但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年的味道始终不变。
回忆儿时放鞭炮的欢乐时光,那时候的年味总是格外的让人难以忘怀。小小的摔炮宛如千斤重的陨石般砸向地面,“啪!”那清脆的声音响彻云霄。包装的是一种薄如蝉翼的纸,和宣纸很相像,颜色不一,或红或白,或绿或紫。里面包着的是一种深灰色的石岩,作用是增加重量,当摔炮的表面碰触地面时候,便会发出气球炸裂的声音,使劲往天上一扔,顿时,摔炮似雨点般落下。还有就是打仗游戏,瞄准他人的脚下一丢,似乎是枚炸弹炸开了,宛如射箭般,让人猝不及防,不同色彩的摔炮又宛如七彩祥云般涌来,而手中是充满过年气息的摔炮,空气中掺杂着香气逼人的年夜饭,这便是年味。
随着如今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不断强大,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当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时,那年味就格外浓郁。以前窗外响起玩摔炮的声音,家家户户响起欢声笑语,而如今即使没有了烟花和鞭炮的衬托,年味却一直流传。在过年时,除夕晚上也就是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在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快乐和充实难以言喻。人们既享受了满桌好吃的饭菜,同时也享受了专属于大年夜的快乐气氛。在这样的夜晚,每家每户都会亮起一盏灯,这代表着守岁,守岁时灯光通宵不灭,寓意辞旧迎新,万象更新。
年味是热腾腾的饺子,年味是华丽的春联,年味是灯笼,而年味更是家人团聚一起畅聊。
篇五:年味作文800字初三
我眼中的年味
王悦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王安石的《元日》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诗句中介绍了家家户户喜迎春节,热闹喜庆的景象。
春节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俗称“过大年”。不同的地方,年味有所不同,每个人对“年味”也有不同的感受。在我的家乡,年味就是万家团圆,贴春联,看春晚,吃年饭,说吉祥话,抢红包,走亲访友……
年味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渐渐浓郁起来……
儿歌中就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豆腐……”由此可见人们对过年的重视程度了。腊月二十四,北方叫“扫房日”,南方叫“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拆拆洗洗,窗明几净的迎接新春的到来。这一活动的寓意就是把不好的事情清扫出门,预示着新的一年有好运,有好兆头。
年味是享受一年的丰厚劳动成果。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置办年货,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一应俱全,当然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孩子爱吃的各种小零食。到了除夕这一天,上午贴春联,下午贴福字,福字一定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好运来。
晚上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可是一顿丰盛的大餐,桌上的菜肴荤素搭配,摆满一桌,色香味俱全。菜的数量也要是吉利数字,比如“六六大顺”“长长久久”“十全十美”……菜肴也是很讲究的,比如饭桌上一定要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又比如豆腐,象征着全家有福。要是有谁不小心把盘子,碗打碎了要说岁岁平安。吃完饭,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春晚,喝着热茶,磕着瓜子聊着这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满满的幸福感。
接下来的几天里,就是拜年,走亲戚。孩子们拿压岁钱是最开心的,过年时候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耍,即使是做错事也不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这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过大年,每个人都被笼罩在浓浓的亲情和喜庆中,久久不会散去。这就是我眼中的年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