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和什么有个约会作文
我和南锣鼓巷有个约会
谢昊廷
热闹的春节里,红艳艳的对联反射着金色的阳光,应着什刹海波光粼粼的湖面,呼喊着南面的故宫,叫嚷着西边的白塔……行走在南锣鼓巷的深处,这个午后,我和这里的韵味有个浪漫的约会。
不走寻常路,往往能发现那些细枝末节处的美好。从美术学院往西走,这条古老的街巷,没有多少游人,不是很平坦的路面,正向远方延伸,我看不到到边界,不知不觉间,我想加快脚步,去找寻远方那神秘的,富有引力的磁场。
就仿佛有场特殊的邀约一般,我被主人拉去品味了古老的历史。远离闹市,这里的历史慢慢呈现在我的眼前。红色的大门慢慢打开,四合院的屋檐渐渐展开,在我的眼前放大。这里仍然保持着老北京的传统风貌,瓦片上长出了一两片青苔,几颗小小的苔藓使劲往上生长。盯着这片陈旧的颜色,眼前的画面突然转换,康熙时期的正月,鞭炮声络绎不绝,门口的年画,炫丽缤纷,。小孩们冲出大门,见面就大声喊着“恭喜发财”,接过一枚枚铜钱,他们的脸上都笑开了花。不知怎么的,他们的眼中闪出了金光,向前跑去。我也好奇地追上前去,看到几颗红红的丸子闪着金光。啊,是冰糖葫芦的小摊!
就像是有场特殊的邀约一般,我被整条街上的各种传统美食吸引住了脚步。眨眨眼,我突然回到现实,那个冰糖葫芦小摊还在,只是眼前多了一条喧闹的街。那是南锣鼓巷的主路,街道两侧遍布着各种北京美食。听听,刺啦刺啦的油炸声,那是炸灌肠!闻闻,黄豆的清香和豆沙的甜香,那是驴打滚!在注目一看,各式各样的卤煮,白如初雪的奶酪,红艳艳的冰糖葫芦……每一样都有着独树一帜的风味,但当他们连起来就是一整个老北京,传统又有代表。
很快,就走到了整条小吃街的尽头,我转弯走进另一条巷子。这是一条奇怪的巷子,每户人家门口都停着一辆自行车,不知为什么,它们的样式就像多年前的一样,每一处肉眼可见的金属块上,都遍布着橙红色的铁锈,黑色的皮垫上,落满了深深的一层灰。“这都没人骑了,还留着干什么呢?”我不解地喃喃道。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间咖啡店,但是内部的整体设计都有一种几十年前的感觉。我仔细地想了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新旧结合的产物呢。内部的老物件就像这遍布青苔的瓦片,陈旧的自行车一样,记录着南锣鼓巷过去的风霜雨雪,现在,这里都透露着如同咖啡店一样现代化的味道。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着现代化的产物,真的单单是南锣鼓巷这一个浅层表现吗?我沉思。这是整个北京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却诞生了如此之新的生命。我仿佛再次和这条老街相遇,这次,我和他又有了一场约会,跨越古今,辞旧迎新,这新年的伊始,我再次收获了对你,对整个北京的新印象。
我和你在蓝天下,在红艳艳的对联前,在古朴的木门前,在不是很平坦的路上约会,我认识到你崭新外表下的内涵,那承载了悠久历史的心,那充满各种趣味的灵魂。我走进那古朴的四合院大门,穿越古今,看到那历史的悠久漫长,我沿着古巷走啊走,目睹了千百年的进步与现代的文明。我和南锣鼓巷的历史约会,我与南锣鼓巷那新旧文化的交融、合并、共进中有了一场约会,我与这传统文化有了一场约会,从古走到今,从古朴走到现代,这场约会,让我收获颇多,我的心,浸泡在这种兼容并包的博大之中,我与南锣鼓巷,与你的文化,有了一场浪漫的约会。
篇二:我和什么有个约会作文
我和鲁迅博物馆有个约会
罗鑫蕾
---两间余一卒,何戟独彷徨
黄昏如晚汐一样,淹没了草虫的鸣声,野蜂的翅。在这个冬天,我参观了鲁迅博物馆。在北平的鲁迅先生的故居里,在冬日里,与鲁迅博物馆有个约会。
“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这些响亮的头衔,都是在他去世后历史给予的评定。我们所认识的兄长,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文人……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在生前死后,他都聚焦着轻蔑、崇敬、善意、恶意的注视,在高阁之上受着世人的赞誉。
小学时,初读《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初见亦是惊艳再难忘却,先生书中的文字充满着智慧,里面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充满着对童年的回忆。初中,我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的鲁迅先生用笔杆子当枪,去唤醒当时的中国,鼓励新文化,为黑暗的中国寻出一条光明的路。再到如今,我来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望着墙上一张张作品,恍如隔世,心中震撼。
一进大门中央的位置便有一座直通天际的文字塔,写满了先生的名言,或许正是无数这样的爱国青年,中国才得以重获光明。清晨的阳光照在塔上熠熠生辉,光芒耀眼亦闪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山海经到新青年,从浙江绍兴到北京……鲁迅先生的一生曲折而壮丽。他说:“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想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如今,您激越的声音仍在时空回响;要做真的人!勇敢而仁慈的战士,铠甲上的铭刻着诚爱和刚强。展厅里刻着“早”的教室书桌,展柜里一张张小说手稿,不是墨,是血和泪著成的,是夜以继日著成的。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沉睡的世界里,从“前年的今日”到“今年的今日”,唯有他独自消磨黑暗之中的忍和怒,欲要瞒骗自己忘却这纪念,却又无法忘记。无数的牺牲,可在历史的丰碑上,为后人铭记。无数的牺牲,血注入江河与土地,凝结新生的命脉。他,以一己之心,蕴藏了整个民族的悲苦。
黄昏时刻,走出博物馆,我仿佛在余晖中看到了先生的笑脸,为了明日初升的太阳,奋斗着,永不停歇。
篇三:我和什么有个约会作文
我和故宫有个约会
李毅豪
故宫~~对我来说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北京城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600年来他一直就矗立在北京的中轴线上,经历着风风雨雨。熟悉是因经常从他身边经过,但并未停留。今天我走近它,去倾听它的心声,感受它的美好;
故宫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宫之首,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面积约有725000平方米相当于900个足球场那么大。
进了故宫的正门——午门,一个铺满灰色地砖的广场呈现在我的眼前。金水河蜿蜒流淌,河的正前方架着三座精巧,华美的汉白玉拱桥,形似玉带漂亮极了。
我站在广场上,抬头仰望,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眼前,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内雕镂金漆的宝座,坐落在正中的须弥坐式楠木平台上,气势磅礴。
来到乾清宫,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康熙帝手书的“正大光明”匾额,这里便是历代皇帝办公场所。绕过交泰殿和坤宁殿,就是御花园;进了御花园,就会看到一座亭子。郁葱的树丛映衬着红色的墙壁和金黄的琉璃瓦,每一片仿佛都有岁月的印记,那就是千秋亭。千秋亭旁边是堆秀山,堆绣山用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砌,堆叠手法考究,山中有石道,逐级登顶,在山顶亭中极目远望,与四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遥相辉映。
身处于600年前的古建筑中,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坐在一个亭子里,冬天的寒风拂过面颊,嗖嗖冷意渐起,仿佛看到了几百年来朝代的更替,那一刻如同我们俩一次隔空的对话,它对我述说着历史的变迁。我睁开双眼,抬头仰望,蓝天白云下金碧辉煌的宫殿,与红墙碧瓦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大气磅礴的美丽画卷;每行走的一步,每看到的一景,都会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围绕的喘不过气来。
我伸手抚摸着它的汉白玉石栏杆,或是踩踏着已被无数双脚磨光的地砖、或是俯下身来捡拾一片古树上飘落下来的枯叶、或看看石板缝儿里探出头来的嫩草,那一刻只有我们俩个人,一个是他,一个是我,我们都静下心来,聆听着对方的故事。
篇四:我和什么有个约会作文
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王梓轩
我不止一次徜徉在这九月繁流,这无与伦比的秋天。它带着无限爱的种子在金黄的土地播撒开来,为自己系上一条金灿灿的丝巾,点缀出秋那独有的宁静与沉稳的气质……
在这翩然而至的秋天,我心中的美好回忆都悄悄沉淀。今年九月,—群新生,与曾经的我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幢憬和向往,充满着对初中生活的好奇和兴奋,揭开了中学生活的神秘面纱。
凉风习习,落叶萧萧,伴随着懵懂的少年展放他的青春。不知不觉中,我将要迎来初二的下半学期了,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境。总之,一切陌生又熟悉。一片黄色的树叶飘进我的窗户。这是秋天寄给我的邀请卡,她邀请我与她约会。
我和秋天相约在教室。作为学生,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学习中度过。上课时,我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课间,有我奋笔疾书写作业的身影,有我跟同学嬉笑玩耍的身影,课后,有我和班委们为班级活动组织筹备的身影……一年半以来,学习、生活、玩要中的点点滴滴,筑建起了我与同学之间一座又一座友谊的桥梁。有人说:“时间与距离会冲淡一切。”可我却不这样认为,真正的友谊,永远是一道牢不可摧的城墙,守护着对朋友坦诚的心。
我和秋天相约在操场。作为管乐团班的学生,我们一部分业余时间要进行管乐团训练,本来进入初中,课程一下子从三门增加到七门,学习任务已经很繁重了,老天爷还要继续磨练我们,相信我们可以把时间管理好,相信我们可以平衡好学习和训练。最终我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不仅没有因为训练耽误了学习,反而成绩稳步提升。
暮然回首,审视从前的自己,许多往事涌上心头。合上记忆匣,与朋友手挽手,肩并肩,风雨路上同舟共济,遇坎坷,遇艰险,遇阻碍,倔强的我们永不言败!金秋之时,谷物丰收,瓜果香甜。播下新希望的种子,踏着一片片纷飞的落叶,我和秋天有个约定:勇敢迎接各种挑战,升华自己,展现自己,绽放自己!
篇五:我和什么有个约会作文
我和良渚有个约会
杨乐一
道路两边小山头连绵,这的路总是崎岖起伏的。南方的天气暖洋洋的,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撒在我的车把上散到黝黑柏油路上。但周围的一切透露着原始的自然生态,这里果然如同它的名字般是个“美丽洲”。
我来赴良渚之约了!
这个原本普通的小镇有个诗意的名字——良渚。公元前3300年良渚人在这片土地上翻起了第一捧土,良渚古城遗址生长了起来,良渚文化持续发展了近千年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自己独特的色彩。五千年后在华夏的土地上文明遍地开花。这变成了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
从砌着整整齐齐的石板的广场进入大厅,大厅里满墙宏伟的图腾矗立在我眼前。我好似踏入千年前的古城。良渚人有完善的社会体系,掌握了如何生火、狩猎、种菜、造房、制作工具,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信仰。当良渚人抓到兽物时,会拿来祭祀,供奉着他们心中的“神灵”。社会阶级、宗教信仰说良渚人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
进入展厅,展柜里盛放的是一些玉器,有玉钺、玉琮、玉瑁和玉镦。虽然时间掩盖了这里让许多玉器失去了原来的光鲜、通透。但这其中不乏既光滑又精美的,它仍时刻透着一股神圣的气息闪耀着“王权”的光辉。不仅是良渚文明的高贵气质。玉器上的人面纹惊人的对称,纹路更是无可挑剔的细腻更令我叹为观止。那些鬼斧生工雕刻是如此地栩栩如生,仿佛良渚人精神世界的神兽正在用它通透的眼睛望着千年后的我们。在石器时代,良渚人居然能用笨拙的工具雕刻得如此。他们的精神是玉器的今生,让它们能在五千年后仍熠熠生辉。
另一个展厅的玻璃展台上展览着一盆已经炭化的水稻。颗颗分明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它,但它似乎一碰就会灰飞烟灭。一旁是一些梨核和枣子。五千年前良渚古人也耕耘和我们一样的食物,齿落在同样的稻米上。往前还有许多陶罐和器具。石犁、石斧、石镰……一件件器物映入我的眼帘,漫漫历史像幻灯片从我面前越过,定格放大,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金黄的稻田里溢出丰收的气息,良渚人正手持石镰收割着他们一年的辛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知疲倦。这个展厅处处都都透露着良渚古人的生活。告诉我他们和我们是多么的相似,我们血脉交融,文明一脉相承。
透过历史的长河回望良渚,我能感受到、触摸到千年前的祖先真实地在我身侧。良渚古城虽已消失,但人们仍然牢记良渚文明这颗璀璨的明珠,守护这一方的文明。
天道酬勤,拼搏进取,良渚精神不会在历史中消逝,我的良渚之约也不会结束。
良渚,我们下次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