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春节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春节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春节作文 篇1
春节里,或开心,或难过,又或有一点失落,但谁有在意过孝这个美丽的字眼呢?孝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做到的,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春节里的孝吧!
春节,又称过年,有连续的几天。在以前,年是一种怪物,人们就穿红衣服,放鞭炮吓走它。久而久之,就有了春节,还有守岁等传统呢!
噼噼啪啪放鞭炮了,人们都站在远处观望,鞭炮放完了,人群一哄而散,谁也不顾及那些残留的渣滓。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扫地声传入众人的耳朵,一位年轻的叔叔步入眼帘,难道他是清洁工?我正小声嘀咕着。正当我疑惑时,一位面带笑容,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走出来,对那位叔叔说:儿子,外面冷。来,给我,我来扫,咳咳!正当那位老奶奶要拿扫帚时,叔叔一把夺过来,嚷道:不行不行,您快进屋吧,您和爸闻到鞭炮味就不舒服,怎么能让您来扫呢?快进屋,我马上来。说完,就又扫起了地。几分钟过去了,我从屋里出来看,地面焕然一新,那位叔叔满头大汗,笑容却像太阳花儿般美丽,灿烂,他进屋了,我原以为就此结束了,可另一画面让我感动不已!
太阳公公打着哈欠回家了,月亮姐姐带着星弟弟们来值夜班了。我看见那位叔叔家灯火通明,传出阵阵欢笑。我不禁走到窗口,看了起来。只见叔叔和面,奶奶备料,爷爷烧水。我看了看馅料,便明白了他们要包饺子和汤圆,馅料多种多样,饺子馅有猪肉的,芹菜的,牛肉的等等,汤圆馅则有豆沙的,红糖的,芝麻的和猪肉的。他们一家人和和乐乐,让我也羡慕。叔叔让爷爷奶奶多多注意身体,他们也让叔叔不要太劳累了,真温馨呀!然后,他们将饺子和汤圆煮在一起,也就是说每年都能团团圆圆,多好的象征呀!接下来,要炒几个小菜,那位奶奶刚要起身,却被她的儿子按住,说:妈,你连让我孝顺你们的机会都不给了吗?让我来吧!不一会儿,几个香喷喷的菜肴便上桌了。这一餐,虽丰富不丰盛,但让人感到很温暖。我心想:做父母的需求不过如此吧!指望孩子平平安安,一家人和和乐乐,不需要多富有,多好,但又有几个人能明白呢?下雪了,却很温暖,春节的灯火温暖;屋子里的说笑很温暖;而一颗炽热的孝心更为温暖。
孝不只是在春节,而春节也不一定是孝的场所。中华民族的传统将会永远流传,永不间断!
初三春节作文 篇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电子爆竹声,此起彼伏地传进了我耳朵里,"过年了!过年了!"我一骨碌从被窝里钻了出来。
穿上妈妈早早给我准备好的新衣新鞋,我兴冲冲地跑下楼。发现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早就起床了,妈妈在擦桌子,外婆在做早饭,外公和爸爸在贴对联。我赶忙凑过去,在底下指挥着爸爸贴对联,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爸爸费了好大的劲才贴好,我们还在横幅的中间位置挂上了桔子花生的吉祥挂饰,迎风摇摆,漂亮极了。
吃过早饭,妈妈领着我去镇上买年货,每次在乡下外婆家过春节都觉得年味特别浓。镇上的集市人山人海,街上张灯结彩,家家披红挂绿,到处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气球;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节日气氛。我和妈妈买了好多好吃的,还去花市买了一盆漂亮的蝴蝶兰,满载而归。
吃过中饭,大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了。妈妈在外婆的帮助下和好了面,认真的擀着面皮。我站在旁边自告奋勇地说“妈妈,你来擀面皮,我来包饺子吧?”妈妈愉快地答道:“好啊,刚好缺个小童工呢!”我拿起一张面皮,舀上一勺外婆早就准备好的馅,把饺子皮捏紧,便成了一个饺子。无师自通,简直就是天才啊,我得意地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快看,我的饺子做的怎么样?”“你这饺子馅也太少了吧,你包的是软塌塌饺吗?”妈妈哈哈笑。我不服气,又拿起一张面皮,这次我舀了一大勺,结果一捏,饺子皮破了,馅掉了一地,我彻底傻眼了。见状,妈妈又笑着说:“包饺子,馅要合适,把馅放在中间,在饺子皮边上折出褶子,包出来的饺子既好看又好吃!”“明白了!”我顿悟道。于是我又拿起一张圆圆的面皮,按照妈妈说的,把馅放在中间,把饺子的边捏紧,打上褶子,便成了一个很漂亮的饺子了。熟能生巧,我手上的丑小鸭饺子一个个都变成了白天鹅。饱含祝福的饺子包好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沉甸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年糕,香喷喷的菜肴,喜滋滋的心情,穿梭着大人忙碌的身影。暖暖的天气,幸福的时光,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在微笑着。屋内: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坐在圆桌旁,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其乐融融。窗外:点点星光伴随着五颜六色的礼花,把原本漆黑的夜晚装点得分外迷人,每一颗星星好似在诉说着这一年里的酸甜苦辣,每一颗礼花又好似象征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迎接着新年的快乐!
初三春节作文 篇3
春节传说之一: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类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类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类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类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类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类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因此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因此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类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