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不太平。
我不止一次有如此想法。
从澳洲燃了四个月的大火,到席卷亚非大地的蝗灾,紧接着,再到这场悄无声息的战争,从武汉打响……
阅读战疫候春来
在这个冬末春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将时间按下了暂停键。似乎,不出门成为了我们最好的选择。也因此,“宅”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常态。可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过枯燥,太寂寞。
为什么不去读读书呢?
一杯清茶,一手书卷,一番小憩做个小梦,这样的日子是我所羡慕的。
有书相伴,尽管被迫“宅”家,我内心感触的,依旧是平和自如——安静地用大半天去反复翻阅那几页陈旧的书,我也乐在其中……
在疫情初发的时候,我浅浅翻阅了弗兰克·鲍姆的《绿野仙踪》。“真正的胆量是,尽管害怕,你仍然面对危险。”我跟着那个犹如精灵般的多萝茜在《绿野仙踪》里,闯过一个又一个比这疫情更艰难的难关;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默默沉浸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我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学会坚强,度过这个终将会过去的冬天;
在疫情稍有好转的时候,我迷醉于马尔克斯所塑造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请用一枝玫瑰纪念我。”我在那个“霍乱时期”里,见证了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恋;又在这个“霍乱时期”里,品味了专属于医护人员的爱情的心疼,又或是患者的爱情的潸然。这爱情,是难以琢磨的奇妙,又是难以琢磨的伟大。
我就这样跟随着疫情的脚步,一步一本书,一书一世界,面对过困难,畅想过明天,也见证过爱情,将窗外的风景跃然纸上,将陈年往事如数家珍。
最是书香能致远
当寒冬散去,樱花打破九尺寒冰;
候莺飞草长,春天悄悄如约而至。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然而,也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
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想要在这不长的光阴里,书写出我的价值。
为什么不去读书呢?
纸墨书香,是比人间四月的芳菲还要美好的事物,花香只是偶尔唤醒记忆里的嗅觉,而书香却能沁入你的每一个毛孔。心灵深处的每一处不足,都会因为你浸没在书香中,而一点点改变,一点点完美。你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丝气质,也会随着书香的浸染,而洗下社会的风尘,卸下凡俗的包袱,染上读书人骨子里的儒雅。
我喜欢阅读,从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时,我就喜欢上了阅读,直到如今。
从浅显易懂的童话开始,那个奇妙而又多彩的童话世界,有着绚烂华丽而又不失威力的魔法,又有着天生丽质而又心地善良的公主,还有高大帅气而又正义勇敢的骑士或王子,这彻底地吸引了我这个来自科技文明的小孩。
大一点,喜欢上了人物传记。看毛泽东,他的聪慧与好学,还有那种激情澎湃的气势——“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气使得他一度成为我所崇拜的对象。看周恩来,我为他的聪明睿智和自信大度而深深折服。看贝多芬,他的才华横溢让我敬佩,他的多灾多难却又使我惋惜,这位传奇音乐大师的传奇人生,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心灵。
初中,古诗词又深深吸引了我。当那滚滚长江传来一声“大江东去”的高亢吟唱,当巍巍巫峡回荡起两三声凄凉的猿鸣,当幽州台上落下怆然的涕泣,当草堂里的老者长啸出“大庇天下寒士”的一腔呐喊,当乌江水畔的壮年大喊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穷途哀叹……我会收紧我的心跳,任带有历史风尘的书香熏陶我的灵魂和良知。
感谢阅读,是它陪伴我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君子慎独,独时宜读
君子慎独,独时宜读。
要是有人再问起:“宅”在家里做什么?
我一定会用这句话来回答他。
“独时宜读”,一个很妙的说法。阅读的确可以让你的精神获得极大的享受,尤其在这特殊时期,你对疫情的无尽畏惧,对禁足在家的苦闷烦躁,这些都会在你执起书卷的那一刻,彻底消失。
当然,不光是在疫情期间,更多的时候,我们都要去阅读。从本质上来说,阅读的不仅仅是书,而是各种思想碰撞溅起的火花,也是不同文化交融逸散出的芬芳。书是依赖人而存活的,它的意义不是存在于死去树木做成的书本里,而是浸透在人们活生生的身心中。
更多的如今,我们要用阅读来战疫,等待温暖春天的到来;
更多的以后,我们要以书香来致远,静候我们人生里的美好春天。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战疫候春来。(指导老师:汪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