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硝烟弥漫,马蹄声响,相争相占,互斗互夺,时至今,亦成为史书中后人传诵学习之典。驿下硝烟旁,是看不清的野心,道不尽的斗志。正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暴秦之欲无厌,民自厌,站起,集兵,操练,联合,攻秦。
管他是何大将,战绩几何,立民对面,则必推。这边,是喟然叹曰:“大丈夫当如此”,刘邦发兵;那边是“彼可取而代之”,项羽兵起。一个是蛟龙附母,一个是天生重瞳。二者纷纷扬扬,势如破竹,齐力并攻,势除秦。过程中,愈多小流汇入这两股浪,秦破后,原为盟友,现便为争权之敌,在这场令人惊叹的战争中,项籍终是败了,败给了刘邦,更是败给了自己。在这一战场上,我更倾向于刘邦一军。
为什么刘邦,这样一个出身平凡,武功较弱的人最终可以得天下,而项羽这个叱咤疆场武功高强的人却哀叹着“天要亡我”在乌江自刎?这是从古至今无数史学家与读者反复思索的问题。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想,刘邦这个人较项羽有什么异处。
刘邦的柔,恰到好处。不同于项羽在营中四面楚歌时,哀泣虞姬与宝马的泪,刘邦所有的柔,是一种远略。他可以对民柔。当时的咸阳,在暴政的统治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可以选择排除异己,开展屠城,此乃项羽之策,但他与人民约法三章,这对百姓来说犹如长久黑暗中的一束光,一丝战争年代的希望。这样,他对民柔,得民心,最后围困项羽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田间老农对项羽军的欺骗,他们真心希望刘邦可以站在这片土地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此之谓。此外,他可以对属下柔。当谁立下战功,他便舍得封爵封地,不吝惜那印,而非在手中摸来摸去之举。他愿意倾听并且尊重部下的意见,从不觉得自己位高一等,选择相信并且尊重,这是对一个谋士最大的柔,从而不使他们弃主奔敌。同时,他对所用的人不计较他的过去。因此,项羽的柔,是标准的真性情,而刘邦,无论是对民柔,还是对属下柔,都是一种气度。
其次,刘邦的狠,成就着他。其实客观来看,这是一种带着无情近似冷酷的情感,但也正是这种狠,使他于多次大难中逃脱。他可以为了逃命三次将儿女踹下马车,他可以为了脱城,让部下假扮他从而牺牲,他亦可以为了天下安定,杀掉那些功高盖主,辅佐过自己的臣子。他的狠,令许多人唏嘘,但他的成就,亦是因为他的狠,君王之气度。在这方面,项羽的狠便有些画错了界限。他会通过屠城,对百姓狠,可在被围城之时,却无法对美人狠。项羽对自己也是狠的,他宁可把守住最后的颜面,也不肯承认是自己战斗的过错,宁可自刎江边,亦不肯带着屈辱面见江东父老,这种直爽的气魄应被人赞,可是做一个能屈能伸的王,便显得不大合适。刘邦,狠辣之处亦是活下去的野心,是无数次被打回原点的东山再起。而项羽,被打下一次,便无生意,倘若他跟从亭长过江,东山再起,总结经验,那历史是否会有所改变?
其实,有许多人将刘邦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结为手下人才众多,但许多人也为项羽感叹,他是没有人才吗?非也。他是有谋士却不用吗?非也。比不用谋士更可怕的,便是用人却疑。通过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范增其实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但他屡次的建议,最后都被项羽化为空,刘邦并未费一兵一卒,仅用离间计便使项羽对范增多年的信任轰然崩塌,亦是可悲。
项羽这人,率真而简单。上一秒还因刘邦入咸阳而决定攻打,下一秒又被刘邦的恭维话哄得高兴;上一秒还要彻底除掉刘邦,下一秒又要放弃攻打转而被刘邦袭击。所以说,项羽太过简单。
烟云烽火,一代英雄,刘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