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吝啬说“谢谢”

2021-08-30 21:41:41
不吝啬说“谢谢”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到哪里。”

——题记

星期三,考完试以后,轮到我们组打扫卫生。

我和小倩走到垃圾筐边,准备把垃圾倒完。

“妈呀,这垃圾也太多了吧!”小倩情不自禁地抱怨道。

我往垃圾筐一瞥,愣了一会儿,然后表示赞同——把垃圾筐放到楼梯转角处,路过的同学都往里面扔垃圾,不多才怪呢!

我叹了口气,和小倩各拿了一个扫把,将漫过筐边的垃圾都扫了出来,然后一前一后地把垃圾抬到一楼。

一楼倒垃圾的地方有个老爷爷,戴着顶草帽,高高瘦瘦的。我小倩走到他的旁边,正要倒时,那个老爷爷拿过筐子说:“来,我来。”他熟练地把垃圾筐倒过来,左手抓住的边缘,右手抵着筐底,然后借着半边用力地扣了几下,筐里便空空荡荡了。看他倒完了,我接过筐子,一声“谢谢”还没经过大脑的思考便向光滑的珠子一般从我的嘴里溜了出来。

他也许是没料到我会这么说,一时没反应过来,沉默了一会儿,等到我转过身准备走时,才听到他愉快地说:“不谢不谢!”

第二次再来时,老爷爷已经认识了我们,他笑眯眯地帮我们把垃圾倒掉。我接过垃圾筐,再看时,老爷爷的右手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握力计。

“你们要考这个吧?”老爷爷问。

“嗯,以后会考!”我和小倩答道。

“来,你们试试!”老爷爷将握力计给我们。

我们接过握力计,握了一阵子,果然,握力计的指针没发生什么变化。

归还后,又是一声“谢谢”。

垃圾真多啊!两次以后,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但是地……唉!还要再到一次。

第三次,在我们倒之前有一个班也来倒了,老爷爷帮他们倒完垃圾,紧接着,是一阵尴尬,几个人面对面,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我有些不满——你们忘记说“谢谢”了……

这让我又想起了一件事。

记得有时放学回家,到楼底下开大门的时候,恰巧会碰到某个住在同一栋的人也要进来,于是我便打开门等一下,让他进来后再关门。但同样的进入给我的感觉却不同:一声“谢谢”让我回馈一声“不谢”;但有的人进去后连一个表情都没有,这时我真想把这个人叫回来,然后把门关上,让他自己重新开一次门——难道说声“谢谢”就这么难吗?

这样的事生活中也常有,像许多同学喜欢课后向老师请教问题:有的人会在获取知识后由衷地说一声“谢谢”;还有的人则会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然后默默离开。其实,站在帮助者的角度来说,得到一声“谢谢”又何尝不是一种满足呢?它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或者被认可,自然,就会感到快乐,也是在无形之中,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众所皆知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养成说“谢谢”的习惯的人,又有几个?当雨中有人为你撑起一把伞、黑暗里有人为你点起一盏灯、寒冷时有人为你升起一把火的时候,你是否道出了内心的感谢?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到哪里。”李静美在《恩惠的倒钩》里这样说。

请不要吝啬说“谢谢”!

《不吝啬说“谢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