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家风会关系一个人乃至其家族的品行、气质和社会评价。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陆游家训》、《柳门家训》等等名家家训,“太史训子”、“杨父诫子”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之所以被历代子孙传承不息,就是这个原因。
我出生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故里——南靖县的一个山区古镇。尽管年纪尚小,但现在的我面对艰难困苦,总会乐观对待、尽力而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面对孤寡贫弱和需要帮助的人们,总愿伸出援手、扶危济困,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总能积极追求、但不强求,相信淡定方会从容、宁静方能致远。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这样一种家风中成长的,用我爷爷的话说就是:“这是我们陈家所信奉的‘三乐主义’——苦中作乐、乐于助人、知足常乐。”
我爷爷现已年过古稀,两鬓斑白,却仍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他们那时种地是集体承包的,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吃的是稀薄如水的粗粮粥,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破衣裳,住的也是摇摇欲坠的茅草房,真是苦不堪言!农民们整日摇头叹气,抱怨生不逢时,爷爷却仍乐呵呵的,出工时他总会给大伙儿讲些小段子,让大家有勇气面对艰难困苦。
不仅如此,爷爷还很热心。有一次奶奶叫爷爷去买米,途中天竟由晴转雨,都过一个时辰了,他也还没回来,使奶奶着实慌了。奶奶忙披上雨衣,在一道道雨幕中寻找爷爷,最后发现爷爷正在王大爷家的粮仓里。爷爷面对黑着脸的奶奶解释道:“老伴儿,别气!你看这雨多猛,老王家的稻谷没收完,我就来帮忙,免得他一年的辛劳被这雨冲走。咱不吃一顿饭,别人就丰衣足食一年,多值!”正因为这样,爷爷的助人为乐,受到了村里人的一致好评。
爷爷对生活的知足常乐,也值得我们学习。前些年,大伯对爷爷想把他接到城里去住,但爷爷竟连连摆手:“不了,我在这儿吃得饱、睡得香,每餐一碗稀饭,和根咸菜、萝卜就足够啦,再说,城里我住不惯,把我接去就是活受罪!”顿时,大伯哑口无言。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我越发感到爷爷的“三乐主义”是多么富有哲理,越发感到从小能够生活中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是多么的幸运。我相信:秉承信奉“三乐主义”的优良传统,我的人生将更有意义,更加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