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这句诗是对家乡松口镇往昔之景的描写,然而我却总是瞧不上这个人人交口称赞的小镇。
每年年初我都会回一趟松口,陈旧斑驳的围屋,尖锐刺耳的鸡鸣狗吠,挑着担子繁忙行走的乡亲,发出“突突”声并扬起灰尘的三轮车……无不让人心生厌倦。特别是通往村口的那条小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每一次坐车经过,我的全身都会不自觉地跟随地势“舞动”。更为糟糕的是,这些泥坑随着岁月的侵蚀,越来越深,里面甚至还夹杂着不少尖利的小石子,时常被飞驰而过的车轮卷起,令人心惊肉跳。每次经过这条小路到达村庄,我都会以“幸存者”自居,那紧张到快要跳出喉咙的心脏,往往需要半天才能平缓。
乡村的夜晚,也并不是电影里那般浪漫美好。太阳公公早早地下班,整个村庄随即陷入一片漆黑,害怕走夜路的人们只能困在家中被迫休息,遥望天上昏暗的月光。偶尔一两声鸟鸣划破夜空,更昭示出村庄的寂寞萧索。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了一部在松口镇拍摄的电影——《纯真年代》。在这部电影里,我亲爱的家乡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这个小小的古镇,竟然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只是我一直没有用心去了解。
今年过年回到家乡,还没走进松口镇,我内心的自豪感便呼之欲出。小而平缓的街道沿着梅江连绵延伸,两边矗立的骑楼遗留着浓郁的南洋风情。老人们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享受这份难得的寂静。不远处,火船码头依旧维持着百年前的旧貌,墙壁上复原了民国时期的香烟和香皂广告。台阶上立着许多活灵活现的雕塑:背着货物的码头工人,提着箱子离家的游子,手牵孩子送别的妇人……几百年前,无数客家人就是这样告别乡亲,从此地出发,通往世界各地为生活打拼;现在,无数年轻人依然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我望着浩瀚的蓝天,翻滚的河水,古老的建筑,回忆着电影里与这里有关的每一幕,不禁热泪盈眶。
松口镇的美让我眼前一亮,这是简单朴素,不加修饰的美。虽无北国风光的雄奇,却将南方小镇的温婉灵秀和异国他乡的南洋风情自然地糅合着,处处彰显着客家人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