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与家人团聚,是幸福;与朋友畅聊,是幸福;与爱人共享人生,是幸福。幸福的定义很多,但在我看来,幸福的事是坐下来,静静地品读一本好书,读书的人是幸福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读书。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读书的人除了拥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还拥有一个更为精神浩瀚的世界,这是读书人所独有的,在这个世界读书的人可以自由地徜徉在这个精神丰富的世界,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读书人是幸福人。为什么这样说?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分别阐明,第一个关键词是开阔视野。英国哲人培根说得好:“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诗人苏轼正是潜心读书,精通六经及诸子百家著作,不断积累知识,扩展视野,才在诗词创作上有了更多的灵感。梁启超11岁考中秀才,16岁就已饱读经、史、子、集等书籍,并博览中外名著,成为维新志士。这一点我想借用《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的一句:“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第二个关键词是陶冶性情。干涸的树苗有了雨水的恩泽才会枝繁叶茂,光彩夺目。人有了好书的滋润,性情才会更加丰盈。《瓦尔登湖》让我们感受到“大道至简,乐于其中”,这是一种宁静、简单与和谐。《红与黑》让我们明白“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人更应该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简爱》教会了我们独立、坚强与自信。读书有时是一种炼狱,我们会产生共情,对人物爱也好,憎也罢,对情节赞也好,叹也罢,都让我们的灵活得到震撼,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更好地陶冶我们的性情,你们说,这不幸福吗?
第三个关键词是思想碰撞。当自己所读之书化为精神之光照耀给他人时,给与他人的是莫大的鼓舞与铭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在讲述中,作为调皮的“我”更理解了老师,更在心里牢记住自己的母语是法语。这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作为一名读书人更是一名教师,当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们谈谈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将学生的认知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境界,给学生们的思想以撞击,以启示,这样的读书人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就像我们的何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语言的表达是需要艺术的,当说出来的时候,给与我们启迪与智慧。此刻,老师是幸福的,我们也是幸福的。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幸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