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棵树,那苦难必是最粗糙、最朴实的那一根枝衩。同时,它必然也是众多枝条的载体,从它上延伸出来的是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古时,孔子曾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生活的乐趣,不在于富足的生活条件,不在于玉盘珍馐的享受,反而简单的粗食冷水,加上乐观豁达的心态,便也能生活出“人生”的乐趣。其弟子颜回亦是在“人不堪其忧”的情况下,仍“不改其乐”,此等安贫乐道态度,不正是站在苦难的枝头微笑的典范吗?
毕淑敏曾说过:“生活给予我苦难,也给予我冷静与清醒。”宋濂家贫却嗜于学,寒冬里用早已冻僵的手艰难的抄书,是他幼时生活的家常便饭;他的同龄人都穿着华丽,“烨然若神人”,但他用知识装备自己,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靠着腹中的诗书,在同辈中中脱颖而出。但他功成名就后,幼时的苦难使他保持着面对名利的冷静与清醒。想来,他回忆起心酸往事时嘴角上扬,定是对苦尽甘来,释然的微笑吧。
文天祥在国破后被俘,任敌酋百般威逼利诱,他仍保持着忠贞爱国的宗旨,坚守着高尚节操,最终一颗明星还是自发地冲进历史长河,凭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惊起千丈波澜,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苦难的枝头微笑,热血与反抗精神定是不可或缺的。
站在苦难的枝头,怀旷达的胸襟,以豁达的心态眺望、寻找诗和远方。苏轼便是如此的真实写照。他的人生如摇滚曲一般大起大落,九曲回环,但不变的是他看待世界的一份惊喜,对待生活的一份满足。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恬适;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不管政敌迫害如疾风暴雨,自己旷达乐观如素。如此微笑,就是在最苦难的枝头雕刻起来的。
我们不必对苦难抱持偏见,因为苦难的枝头是喜悦、是荣耀、是冷静、是豁达,站在苦难的枝头对着生活微笑吧!去时荆棘丛生,来时回忆如绵。苦难的枝头亦是别致独有的风光,是更加美好的诗酒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