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么戏迷,现在小村也早已没有了看戏的习惯,却还忍不住想谈谈歌仔戏。
节假日,大多屁颠屁颠跟着表姐一家去漳浦。这不过是我爸妈送我走的理由罢了,好在我衷心喜爱漳浦。院前村属于西沙镇,我对这村这镇人不熟地也生,向来只懂家里往田间的小路,或家里往戏台的路。
出院子的门左拐往下走那一条泥沙路,走到一个路口再左拐,一直走到一个广场。广场规模不算大,但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之一。简单的水泥地,一座宫庙,而这戏台就在其中。这宫庙是村里的有钱人一起出资建的,到底是谁也不得而知。初次听歌仔戏,只觉咿咿呀呀不知所云,台上满面彩妆的人也令人头晕目眩,多次听下来,虽还是听不懂,却能够快速对一旁的字幕、大致懂得内容了。这戏来来回回演的大多是《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那时我却听村里人说,这戏啊,最好看的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于是我一有戏必到场,想看的就是这《梁祝》。
盼了一周,我们这个村却迟迟不唱这戏。又听街坊领居聊天唠嗑时说邻村晚上有这《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便一下精神大作,求着表姐带我去。表姐却表现出不太热情的样子,她本来对这歌仔戏就热情不高,又说邻村虽说是邻,却陆路水路都要走,时间算起来最短也要一个钟头。这该怎么办呢!一个早上我都在溜达,边悄悄地听有没有人要去听戏的,来来回回却连《梁祝》这字眼也没听到。最后,终于在小发家撞见了小发,她热情的问我要不要一起去邻村看戏,我登时又恢复了一开始的热情。
我们吃过晚饭出发,陆路走过便是水路,河边停着两三艘小船。我跟小发的爸爸上了一艘,小发的妈妈和哥哥还有船夫上了另一艘。船夫向前划着船,小发的爸爸划桨紧随其后。临近村,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村)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线,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把船停在河边,前边便是戏台。来看的人可真不少!我们只好在船上驻足观望。《梁祝》已经开始了,正好演到祝英台男扮女装去求学,巧遇同往尼山书院的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於是撮土为香,义结金兰。现场看戏可比看电视剧好看多了,演员绘声绘色,声调也比电视剧上的更加抑扬顿挫。我最愿意看的是英台愿与山伯共赴黄泉的那一幕,一个人竟会爱一个人到这种地步!两个相爱的人终究相会,这个故事也结束了,可我还看不过瘾,只好等下一次机会吧!
一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过什么歌仔戏,更别提《梁山伯与祝英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