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难两全

2021-09-10 03:16:07
忠义难两全作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神勇的一百零八将,就在历史的叹息中流传着悲哀的结局。

《水浒传》是一部动人的小说,讲述了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与封建统治者英勇抗争最终走向失败的悲剧。可爱率真的李逵、英勇无畏的武松、身世可怜的林冲……无数的英雄好汉都成了这次失败抗争的牺牲品。然而世人对众好汉之首宋江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几百年来争论不休。

那么,宋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宋江作为梁山义军的领袖,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其形象和性格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忠义难双全这个现象也充分展现在宋江的身上。宋江出身于地主阶级,本身为“刀笔小吏”,虽为形势所迫走上起义之途,却不忘忠君之事。最后落得个“招安而被毒”的可悲结局。

“义”是宋江身上最具活性的性格要素。宋江在做鄂城县押司时,为人仗义疏财,好扶危济困,因此被称为“及时雨”。作品对宋江有这样一段描写:“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管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脱,且好做方便,每每排解难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这虽不是对宋江性格的具体插绘,但却揭示了宋江“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性格特点。“及时雨”四方称颂,“呼保义”八方扬名,都为宋江之后的际遇和发展做了准备。而营救晁盖这一事件是他性格中“义”的重要表现。身为郓城押司的宋江,扭贼捕盗本是他的职责,但是听到晁盖“生辰纲”事发之后,宋江急迫的去救晁盖。对朋友的义成了宋江性格的要素,也将其推向了一条全新的生活道路。“怒杀阎婆惜”是宋江性格“义”的要素发展的关键。阎婆惜本身有了外遇,发现宋江与晁盖的书信后,便以此威胁宋江,而与晁盖的书信是兄弟间义气的见证,阎婆惜使宋江在义与不义之间进退失抵,于是宋江一时冲动杀了阎婆惜,取过招文袋,将书信烧了。宋江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弟兄间的情谊,也由此走上了亡命之路。孔家庄、清风山,宋江结识了一位位知音。柴进庄与武松推心置腹,清风山与燕顺等义结兄弟……英雄好汉的深情厚谊增强了宋江性格中义的分量。

“忠”是宋江性格最重要的特征。忠就是忠于大宋皇上,这种性格深刻影响着宋江的命运。阶级教化使“忠”的观念在宋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宋江时时刻刻未有放弃尽“忠”的想法。在逃亡路上,他曾对武松说:“兄弟,入伙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去,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个好名,也不枉为人一世。我虽有忠心,不得进步。”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忠”对宋江的影响。虽然宋江屡遭迫害,不得不聚义梁山,但他心中的“忠”却从未忘却。宋江认为皇帝至圣至明,他居于梁山只是暂时避难,为的是朝廷救罪招安。于是在晁盖死后,宋江便开始了“招安”的准备。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宋江冲破了梁山内部和梁山外部的一切阻碍,走上了接受招安的道路。

陈桥驿风波、辽国欧阳侍郎的招安、梁山兄弟的生死离散,都沉重的打击着宋江的忠心,却没有动摇宋江的忠心。他虽有雄才大略,但目光短浅,昏庸糊涂。最后博得功名的宋江受到了奸臣的毒害,却只留下了“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遗言。

宋江“忠”的性格要素至此达到了极点,宋江的人生也画上了句号。而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也沉寂于所谓的“忠”上。对兄弟的义到底没有抵过对皇上的忠,忠义难两全这个道理在宋江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忠义难两全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