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
桃花盛开,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自古以来,许多诗人为桃花提笔作诗:“澎盠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将有美好生活的地方直接命名为桃花源,用尽毕生的学养写下《桃花源记》,桃花是甜蜜的乌托邦,是陶渊明心中的净土,人间的仙境。
桃花花期很短,三四月天气回暖,站在桃树下,满是浪漫。桃花不像玫瑰花那么耀眼,不像牡丹那么张扬,起初我只觉得它看得养眼,看得心绪平和。
漫天粉红的桃花,激情豪放的渲染着柔和的辉煌;用张扬的粉红渲染五色的初春,那一朵朵桃花张开。淡黄色的花蕊花柱上,撒满了棕色的花粉。微风吹过,花粉犹如少年的梦一般,飞向远方。在微风中桃树的枝干纹丝不动,形销骨立的枝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它身体的力的力量,是一整个冬天熬出来的。
现代人或许很少喜欢爱桃花,更不会为它提笔做诗词,但早在几千年前在《诗经》中就有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由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了妻子脸上的脂粉;曹雪芹,“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白媚。”以花拟人,以人比花,回环反复,刻画出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形象,也反衬了桃花纯洁美丽。
闭上双眼,花香钻入你的鼻孔,尽情的呼吸,品味醉人的风光。阳春三月,桃花怒放,花坞夕阳,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古典桃花,风情有煜,风骨也足,入诗入词入画,嫣嫣霞霞,人间烟火,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手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