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中秋。
总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那月,饱满了,散发出特有的清辉,给天地留下了一片祥和与宁静。
我们总是在这个时候抬头望月,心底里,总是不可遏制地涌起一股清泉,种种飘渺的情绪在空中、心里盘旋、飘转:是游子对远在家乡的亲朋好友、父母、故土的深切思念;是家家户户团圆聚首的幸福与喜悦;是对过去圆满的回忆,是对未来圆满的企盼。
小时候,总是不那么清楚“中秋”的中国文化底蕴,只是听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朱元璋月饼传信的故事,感叹一句“这故事好好听”,便在欣喜之余,充分“利用”假期,同三五个小伙伴们一起,疯玩一整天。
终于长大了,在饱尝诗书后又遇上了这一天,终于被中秋之诗中的情绪所淹没。那浓郁而挥之不去的思念啊,是那样地扰人心绪,惹人心酸,又引人落泪呀。“心上有方田,故为思。”是心中有所牵挂,有所寄托,才会被这圆月牵引而触动心弦。
饼,圆状,意寓圆满,团圆。不知何时举起这饼时就会发现,原来这月饼就是这样啊,咬一口,咽下去。堵住的是那嘴,填不满的却是那满怀情意的心,是那飘忽于空中的情。
我们总是在中秋月圆之夜拿出那圆圆的月饼,意寓完整;用刀一小块一小块切开,分发给桌边亲朋好友,意寓分享。这“整”将所有人连在一起,视作团体;这“分”又化整为零,却又藕断丝连,移动的,仅是人的位置,不变的却是人的情怀。这天下,不正是这样的么?
月圆饼圆,人情亦圆。“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可是那些不曾圆的人情呢?那些未来得及与家人共聚,仍行走在外的游子呢?情始终未了啊!
缺有情,圆有情,物有义,情亦有义。饼即为物,人即是情。情物相分亦不分。
总是在这样的夜晚,天地间情意缠绵,天下多人团聚,可仍有人辗转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