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这个放风筝的季节里。当你拿着风筝奔跑于飘着微风的空旷的原野,享受着春风的舒适的放风筝带来的喜悦,但是,在你沉侵于快乐中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风筝为什么需要线?、
风筝需要线,风筝又不需要线。
风筝需要线,这是由于风筝在起飞的时候,需要借助于人的力量,通过我这座窄窄的桥梁牵着它逆着风跑,从而产生了一股托力,托着风筝越飞越富,越飞越远。假如没有了线,没有了这座唯一的桥梁,那么人就无法对风筝施力,风筝也无法向人借力,那么即使风筝再大,再轻巧,风再大,放风筝的人技巧再好,风筝也很难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就只能望“空”兴叹了。
对于风筝来说,线就如同过河需要的桥,划船需要的桨,写文章需要的笔一样重要,因此,风筝需要线。
而我说风筝不需要线,恐怕就令人难以理解,但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我们放风筝的时候,大家都会产生一种想法——一定要让自己的风筝飞得比别人高,以此在别人炫耀,但由于受我的影响,大家在产生这一想法后,第一反应不是别的,而是在风筝系一根更长的结实的线,以便风筝能飞得更“高”,其实不然,在我们有这个主意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极简单极浅显的事实——线阻碍了风筝的“自由”,于是,比谁的风筝飞得高就变成了比谁的风筝的线长。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的办法是——把我剪断,只有这样,风筝才能更好地翱翔于更高的天空,更蓝的天空,更美的天空。
因此,风筝不需要线。
然而,在现实生活,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反映线与风筝的关系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拿教育这一尖锐而又倍受关注的问题来打个比方吧!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管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来说,是给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然而,在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之后,家长又千方百计地扼杀孩子的许多优秀的思想,使之“惟命是从”,从而阻碍了孩子个性的发扬和思想的发展,使其思想禁锢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井底之蛙,最终成为天才中的庸人。
不仅是家庭教育能体现这一点,国家教育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我国的教育过程,大致分为二个过程,即老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去死记硬背的过程,这种教育方法,固然能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论研究,成为知识渊博的研究生、硕士。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赵括,因此,就有人称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
不只是教育,拿世间万物来讲,性格与成功,文明与科技,战争与发展,人类与自然……它们哪一对不是风筝与线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这不令人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