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岫,倦写还巢。雾霭迷蒙的晨晓,烟霞云敛的黄昏。在那色彩缤纷、目不暇接的春天里,她感叹人生韶华稍纵即逝,竟不如朝生暮死的蝴蝶那样令人可羡。在她十三岁时的花样年华,看到的该是青山碧水的葱郁风景,可她却怀着百转千回的心事,感叹人生烟云,美人迟暮。或许这就是张爱玲的超脱之处,让我们看到一个女孩,守在花样的黄昏,看流水光阴,缓缓远去,远去。
张爱玲四岁的时候,母亲黄逸梵不顾一切,抛夫弃子,远走高飞去了美国。黄逸梵是一只民国青鸟,不甘愿被囚禁在这座潮湿发霉的老宅,她渴望水波潋滟的盛日,所以她割舍亲情,将自己放逐天涯,去追求自己内心的花好月圆。的确,这位新潮的母亲坚强得有些冷漠。她的一生似流云来去自由,飘逸中带着迷幻,冷傲里藏有温情。在张爱玲生命的许多场宴会里,他总是缺席,却又无处不在。张爱玲从来没有责怪过她的母亲,以她的心性和情怀,次任何人都要深刻地理解母亲的选择。既然没有力气去爱陌生的别人,那么就爱珍贵的自己。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纵使张爱玲再懂得这一切,也终究难逃命运的种种劫数。胡兰成为她调制了一杯毒酒,她苦笑,一饮而尽。红尘世路,烟柳断肠,她的坚定,她的无悔,让读者落泪。她的文字像一把华丽而又寒冷的剑,而她是那个临水照花人,优雅地挥舞她的剑。可以舞动落花的烂漫,亦可以粉碎明月的光芒。如果说她曾经误入花海,是为了成全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那么匆匆途中,一次蓦然回首的遇见,也只是刹那惊鸿的留影。不是她转身太急,而是没有人值得她等到迟暮。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她不美丽,却能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也许,我们真该相信,那位名为张爱玲的女子,穿过民间烟雨,穿过上海悠长的弄堂,正风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时光天涯,散雾有时,因为懂得,所有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