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阅世。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时,我们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阅读。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诸如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和反思,已成为我日后一再提醒自己的永恒回忆。
在以前的那个物资与精神匮乏的年代,人是脆弱而易感的,生命需要一种东西的滋养,读书就是滋养人的源泉。
有时对书中的一个情节甚至一个细节,都可以乐至酣然,也可以转为忧心悲凉;有时对书中的一个人物及其结局,都可以静思许久,也可以转为胸襟旷达。这种情绪转换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刺激与快感,那种感觉很微妙,说不出道不明,却久久地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又欲罢不能。
其实,读过很多书之后,才明白经典满足的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在与自己交谈。从中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从中收获了一种性格——执着、沉稳。然而,许多同学除了在中学的课本中读过一些经典外,就再没有其他读书经历。这样的生活是苍白的,精神是匮乏的,这样的经历也是单调的。
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郎士视读书为壮游,而我们通常把读书作为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犹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可有人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玩游戏的时间,或呆呆地坐在电视机前傻傻地笑。静下心来读书,我们会收获别样的东西。
我们也不是失去了希望,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得安静下来,会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我们会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
在但丁的《神曲》中有这样一段话:“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读书,最终会走出来的。
若自己内心没有东西,谁都不可能赐给你。很简单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